工业化基础与创意产业的交相辉映


 我们在东京6天,乘坐最多的就是山手线,它串起东京、上野、池袋、新宿等城市中心,什么而圈内的核心地带,反倒没有大型商业中心,但电铁线路多,交叉站点也多,从一点到另一点,都有几种可行的路线选择,即便在上班高峰,也不是挤得让人心烦意乱,让人失掉起码的尊严,感觉自己进入了猪仔拉运车一般。山手线与JR其他线路交叉多的站点,少则六条,多则八条电铁线路,最多的时候,我看到四条线路的车,都在进出站。站台出奇的窄小,像新宿、池袋、上野这样的繁忙站点,我们在8点半左右深刻地体验了一把。人很多,各走各道,礼貌谦让,人行速度很快,站台上的车辆每个1分钟左右就来一班,吞吐量大,人流散去快,所以也就不显得特别拥挤。仅用上海莘庄四分之一不到的场地,发车班次的密集度高出10倍不止,这样的交通效率,无形中增加了上班族的尊严,缩短了无效的浪费时段。

 

从东京到三鹰市,先坐山手线到新宿,然后走几步就到了统武线,整个行程也就45分钟左右。三鹰市的街道,四车道极少,二车道算宽的,更多的小巷子只有一个车道。这里若没有宫崎骏的吉卜力美术馆,恐怕没几个人游客会想到来此地的。三鹰市的大体位置,相当于上海的嘉定新城或莘庄,这里的房租,比起城区便宜一些,50平米左右的二居室,月租在7万日元(4000多人民币),租房公司在一条街上就有5个以上。租赁的房屋,大多数是独栋小楼的一层,根本没发现高层或小区之类的住房。在这个地方,开一个东京办事处,也挺不错的。

 

自行车在大阪和东京,市民常用的交通工具,可几乎所有场合都标有“驻轮禁入”,只能合法地放到自行车存车处。在东京大学赤门附近,一楼有个镂空的自行车停放处,特地做了一个玄关,爱美、爱整洁的日本人,纵使在空间狭窄的情况下,也都能想出办法做出舒适方便的景致来。三鹰市的一家摩托车和自行车停车场,更是做的精巧,地方上存车的地方,他们就做了一个地下自行车处处库,存车人把自行车放在一个自动装置里,投入钱币,自行车就自动入库。在管理效率上,日本人处处用心,一切都是妥妥的,生活的安定感,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有了坚实的、可传承的积累。

 

出了三鹰电铁站,走到宫崎骏吉卜力美术馆,有10多分钟的步行路程。窄窄的巷子,两边都是二层楼的住户,收拾的干净利落。有几家院里的树,少说也有50年的寿数,修剪的体体面面的,虽看不到主人,也能感受到他们有序而精致的生活。院里的栏杆,矮矮的,只是起到一个视觉上的隔断,并没有防止外人翻墙而入的功效。不少住户的院门,一楼的大门,都是开着的。这里的治安太好了,采用丁目式的片区管理,人与人之间很熟悉,加上犯罪率很低,每个人的脸上都有一种闲时满足,特别是是在老年人身上。我们看到的出租车,都是65岁以上的男人,开车不急不慢的,服务周到体面,一种英国皇家管家的风范。

 

早上6点多,路过台东役所,看到有工作人员在发盒饭,50多个老头,从两个不同方向,排着整齐的队伍,看得出,这队伍里面有不少职业流浪汉,他们也是头干脸净,像是流浪猫,喜欢漂泊的生活,总是把自己照顾的舒舒服服的,没有收入的日子,也能保持体面,对社会也没有破坏和威胁,他们的自由,因着自律而得到的。上野站天桥下的5个流浪汉,赶在上班族蜂拥而来之前,起床吃早餐了,纸箱摊开当床,领来的盒饭做早餐。有一个流浪大爷,装作看不见禁止抽烟的指示牌,旁若无人地抽着,我想,其他流浪汉也在暗暗鄙视他吧,都是这个家伙,拉低了我们职业流浪汉的水准。周边的地面干干净净的,没见到乱丢的垃圾,新的一天有了一个秩序感很强的好开始。

 

在山野公园不忍池附近散步,看到不少老太太,有骑着自行车的,有推车买菜小推车的,有空手散步的,个个眼神明亮,穿着打扮虽没有上班族的精美,可也看得出她们用了心思的,出来散散步而已,也要搞得这么周详,日本人的自我管理素养,让对手感到不寒而栗。三鹰电铁站附近的麦当劳,二个老头,三个老太太,安详地享用着午餐,他们点的食物不少,胃口也相当不错,健康的脸色和身板,活得不错呀。

 

三鹰市明泉幼儿园,二层楼,带有一个院子,远远地就听到孩子们的热闹声。一楼车库,停着带有学校LOGO的三辆中巴,漂漂亮亮的,比一般车结实高大一些。看门的老头,在附近转悠,手中拿着小旗子,指挥着偶尔路过的车辆,确保送孩子的家长进出安全。孩子、老年人,人生的两头时光,日本人看来活得很滋润,而青年到中年的40年光景,就要搏杀于职场。如同一篇文章,开篇与收尾的精彩,往往能得到高分的,日本人虽然在宗教信仰上低迷与随意,可在职业态度、自我修养与生活经营上,凡是人的力量能企及的,他们都做的用心。

 

三鹰吉卜力美术馆,在一片高大古树的旁边,英式城堡的大门,入口处就是一个缠满藤蔓的古堡,显眼处,一只大龙猫笑迎四方来客。三个人的门票,2400日元,必须提前预定,日本人像欧美人,对博物馆的人流量计算精确,确保进入者有时间、有空间地欣赏与体验,走马观花的旅游心态者,达不到他们心目中的专业级别的,干什么都要干的敬业专业。拿着门票,拍了几分钟的队,就可以进场了。原来,美术馆每天只放四波人,每波200多人,早上10点、中午12点、下午全2点和4点,一天1000人以内的总入场人数控制。工业精神越过工厂与职场的自留地,渗入到日本人的生活与社会管理的每个细节。

 

日本人的标准化制造,领先于世界,可创意产业一直处在低龄阶段的快餐作品,直到宫崎骏的出现,动漫才有了世界级的创意与制作水平。那么多的动漫形象,个个特色鲜明,故事完整,孩子看了之后有成长,成人看后有反思。寥寥几笔的卡通原画,人物性格丰满传神,经过场景完善、上色和动漫编剧之后,一出出精彩大戏就这样被流水线般制造出来。没有日本动漫产业的雄厚基础,没有本国消费者的内行与挑剔,宫崎骏再有创意能力,也不可能独立完成作品并推广到全世界。

 

吉卜力美术馆,藏在小森林里的魔幻城堡,从直饮水龙头,到院中的各类摆设,都会把观众带入到他经典动漫故事的典型情节中,现实与动漫的情景交融,像我女儿这样的动漫迷只能大呼过瘾。从一楼到三楼的鸟笼台阶,二楼之间的横断桥,动漫手稿展示,装置在玻璃橱窗的多个大型胶片机,都在以创意统领,并用精湛的制造工艺与工业精神,全方位地塑造出想象中的虚拟人物,它们活生生地走入到生活中,成了特定人群、特定心情下的贴心朋友。好的动漫,不是把迷失的羊群从一个荒凉的草场,感到另一个同样荒凉的戈壁滩,而是鼓励观众在不如意的工作和生活中,找到情绪的发泄口,并实时补充新的前行能量,动漫变成了观赏性强、乐于接受的心灵鸡汤。

 

儿童游乐场,一个巨大的公交车大猫,很多孩子钻进钻出的,仿佛摇身一变为《龙猫》中的各类小动物。天空之城的园丁机器人,有一个6米高的超大模型,游客们纷纷爬上三楼平台与之合影留恋。礼品区的挂件、毛绒玩具等周边产品,一个小小的龙猫,都需要1600多日元,可做工精细,形状可爱,孩子们抵挡不住诱惑,家长只能掏钱买单。好故事,好人物,好产品,本身就是好营销,只要你看一眼,眼睛就被锁定了,至于花钱购买那早就事前设计好了的。

 

二楼的消防器材,做的都好似某个动漫中的场景,大厅透光穹顶的大转扇,更恰似一个时光穿梭机,时光被定格在自己心仪的某个瞬间,与自己钟爱的动漫人物亲密地面对面接触。二个半小时过去了,感到时间过得好快,一个整做着美梦的人,突然被唤醒,一股强烈的沮丧感徒然而生。女儿带着心爱的战利品,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吉卜力梦幻城堡。一次视觉与触觉双丰收的体验大餐,在归途的细雨弥漫中,我们一直静静地回味着。拘谨的日本人,擅长于营造现实与虚拟的双重市场,而宫崎骏更是能自如地在两者之间切换,不愧为动漫一代大师。

 

9天的日自由行,我们全家感触良多。美国人的创新,绚丽又实惠,每个公民都希望自己的国家能像美国那么富有创造力,在思想、文化和科技上傲领群雄。可美国的创新,来自体制的宽容、高素质移民的一浪浪卷入,以及美国社会的资源丰富,其他国家很难有机会变成美国。而日本呢,人口多、资源匮乏,台风、海啸、地震时时困扰着,山地多、平地少,无法跟美国相提并论,所以,日本人只好从人的效率、生产工艺与社会体制上,向内磨练自己与挖潜可能性,做一个线慧中、后秀外的务实发展之路。学美国的国度,一场热闹过后,留不下什么像样的成果。而若能深刻、持续地学习日本,一个民族的未来,就不在靠资源浪费、欲望膨胀去虚胖了。学习日本,在于创意思想与生产工艺的完美结合,汽车、电子、清洁能源、服务业等众多领域,拿日本一流企业当标杆,几年练下来,内功深厚、产品吸引人、服务留住人,何愁企业不发展、社会不进步呢?

 

叶敦明,上海本质企业管理咨询首席顾问,工业品企业营销与管理教练,工业品营销传播网创建者(www.360gyp.com),专著《变局下工业品企业7大机遇》已出版。1994-2000年,在ABB和韩国现代电子任职7年的中高管;2000年以来,在为国内大中型工业品企业提供管理咨询与营销咨询服务的同时,还参与了一家新能源与一家工业机器人公司的创业,理论与实践结合,互联网思维与实业经营态度混搭,期望为国内的工业品行业的转型升级,带来自己的独特思考与实践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