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再改革为什么那样难?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其实这些俗话中所说的难,对于深陷邋遢市井里的中国人来说,恰恰是最简单的。中国人最擅长把最难问题的化解为最简单的,而同时又把最简单的问题,在无声无息中弄成最难的,难道不是吗?我们开始搞改革,几乎就是在随意之中,以兴高采烈的放任步调开始的,这又有何难?而如今到了改革之积弊随处可见时,改革的步伐才开始停顿下来。现在看来,对于中国人来说,万事开头并不难,难的恰恰是开头以后,在弄出一地鸡毛之后,剩下的路又该怎么走?
说是今年下半年就要解决收入分配改革,财税体制改革,不动产登记与房产税改革以及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规划,这些深化改革中所遇到的难点?一下子要解决这么多的难题,乍一听还真的吓一跳,咋一下子就能生吞下这么多的改革拦路虎?是不是我们改革部门的官员们,在一大早爬起来之后就练起了“硬气功”,一口气就能把办公室抽屉里的工作计划吹成了一座壮观的海市蜃楼?这年头可再也不能靠吹牛来给心急火燎的民众打强心针了,不然,民众就会新账老账一起算,到那时,骂声如潮可别又说是没什么思想准备哟!
实际上,这些实质性的改革谈何容易,天下乌鸦一般黑,哪条蛇不咬人?何必非得要以轻率的态度,来随性议论老百姓的痛脚呢。看看我们的痛脚吧,如果保障体制与税收体制改革步子大了,国家就会受不了,倘若步子小了,民众又会嗤之以鼻;不动产登记制与房产税追加又是得罪人的事,这种脏活儿、累活儿一下子做多了是有问题的,并且,连续性做多了之后就会涣散人心。
现在动辄就等着骂娘的人是大有人在,虽然他们平日里总是蹲在阴暗的角落里一声不吭。做事,特别是对法不责众的群氓们做苛刻之事之前一定要小心,想透了再做不迟;京津冀区域规划也不是什么易事,我们实际上并没有成功的区域经济规划经验,规划这种事看似容易,实则属僭越上帝的权力范畴,犹如人造森林不防虫害,也不涵养水文一样,现在只会数钱的家伙们轻言要搞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是不是有点像是在说梦话呢?我们再也犯不起自以为是而落下骂柄的蠢事咯,因为我们干过的关于经济建设的蠢事实在是太多咯!
经济难题只能直接面对,来不得半点的偷奸耍滑,那种妄想以神来之笔,大笔一挥就能化解天下困顿的企图,在政治上其实是很幼稚的。比如收入分配改革,还是应当坚持立足力促发展增长与逐步建立公平的市场机制与市场环境,这样两条腿走路的方针。那个容易引起政治激动的“做大蛋糕”与“切好蛋糕”争论可以不提,但是,事实上,同时“做大”与“切好”蛋糕,才是中国经济问题就事论事的正解!我们关于保增长的一切担忧与忌惮,实际上都是脑子不清醒在作祟。“存量调结构”与“增量调结构”的争论可以休矣,“增量调结构”才是此类问题的正解。
要针对实际问题大做文章,而不要只针对空泛而虚构的问题绕圈子。饱汉不知饿汉饥,收入拮据的民众实际上已经很不耐烦了。比如收入分配改革,实则就是一个社会保障中的低保体系问题,这些问题不是不需要解决,而是即使解决了也不能改善普遍的社会经济状况。实际上,谈论这个问题是得罪人的,所以大家对其讳莫如深,装聋作哑。把精力放在诸如此类的争论话题上纯属瞎耽误工夫,因为低保问题再怎么弄也只能是“授人以鱼”,而“授人以渔”的发展经济总量与建立经济公平却无人问津!这就是我们中国文化与中国社会最为不善良的一面,伪善的“授人以鱼”太多,而大善的“授人以渔”太少。
财税体制改革中,主要是税种的调整与不同领域与行业的税率调控问题。这也是一个欲速不达的话题。在国企与民企之间,在不同行业之间,在统一税制,在流通与服务以及投资之间,要想调节成犹如上帝派遣的那样公平又谈何容易?对于这些莫衷一是的领域,在中国现在的社会环境现实中,最好不要乱动,因为你只要一动,就一定会是“强者恒强”,到头来,干这种费力不讨好而得不偿失的傻活儿又何必呢?
不动产登记与房产税改革并与打老虎配套进行的设想,则是故意在给改革出难题,不要跟我说那些是非善恶的事,现在跑来瞎折腾这种事,只能加速和激化全社会矛盾的大扩散,纯属故意推瞎子跳崖。社会改革只能稳妥推进,不然,形同直接诉诸暴力革命。当然,不动产登记与房产税完全可以缓步推进,先从不涉及广大民众的领域开始,待尘埃落定之后,再逐步推广,但这并非是当务之急。
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应当逐步搞,摸清情况再一步步分步搞才是硬道理。好大喜功,总是企图一锄头挖出个金娃娃来的暴发户心态要不得。事实上,中国的下一步城镇化,就得扎实推进才能避免前期房地产业的偏颇与巨大的社会不公。
总之,我们大搞经济建设已经三十余年了,但是,我们在过往的经济建设中的恶习也习了很长的时间了,下一步经济发展中,我们应当首先端正态度,不要把过去的恶习深厚也带到未来去了,不然,我们的未来经济同样会是一地鸡毛。
老夏
201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