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产业园区的运营与管理


代瑞红:首先欢迎各位嘉宾参与我们这个主题对话,还是刚才彭总和秦局已经分享了主要围绕产业园区的运营,我们对话的主题还是产业园区运营。因为随着现在产业园区越来越受外界的关注,很多企业,包括这部分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今天我们请到的三位基本上跟产业园区运营有关系的专业机构,首先我想请三位用一两分钟的时间跟大家打一下招呼,介绍一下自己。
    倪伯琪:我是倪伯琪,我是新加坡新桥集团副总裁,我们新桥集团在新加坡的政府拥有的大马西集团下面专门负责城镇开发和基础建设开发的企业,到现在为止,这个公司成立的只有短短四年多五年的时间,我们在中国大概投资了五个项目,包括现在我所在的中新知识城,还有在天津的中新生态城我们也拥有一点股分,还有吉林省中新食品加工区,还有成都的新川创新园,还有另外一个比较异类的,在重庆的一个朝天门的项目,我们希望继续有机会在中国找到其他类似的项目,跟各地的政府合作,进行大片的开发,把新加坡的一些产业或者一些社会管理的理念带到中国来。
    代瑞红:谢谢。钱总。
    钱涓涓:大家好,我是来自泛域国际的钱涓涓,我们公司主要是做一些境外的高新技术项目投资,但是咱们的投资主要是把他们引入到追究,我们在中国本地以股权投资的形式让他们落户中国,现在公司也算是比较新的初创型的创业投资公司,我们是2012年初刚刚开始呈递的,到现在运营有两三年时间,我们现在密切跟地方政府做一些接洽,因为我们一些项目的落地可能后期也需要一些政府的政策支撑,还有当地一些产业配套的软件服务配合我们,所以目前为止,我们现在第一个园落在山东潍坊,但是咱们的园跟传统的地产开发不太一样,主要还是重点关注在一些项目的股权投资方面,这是我们公司目前经营的情况,谢谢。
刘铭:各位领导,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我们公司跟第一位主讲人彭涛公司比较类似。实际上以建科技园和替政府单位,托管运营当中为主的科技服务领域公司,我们公司叫清控科创,我们公司是背靠清华大学的资源,我们本身也是清华大学的校企,我们自己的定位也是清华大学科技创新平台,我们在晋江分园实际上是整个公司全国园区网络体系离北京总部最远的公司。
相对来说,我们总体来说业务也是最近刚刚开展的公司,整个业务开展起来前期相对来说是在起步的阶段。科技园区运营方面,其实我们是一个新的公司,但是我们对于科技园区的运营理念方面,在整个同行内应该是属于比较前卫的,刚才彭总立的榜单里面,中国产业地产50强,除了有浙大网新,也有我们公司在里面,我们可以看到的趋势是,实际上现在这些机构在做这些评选的时候,对于有这种领先的科技园区服务,轻资产运营公司,实际上现在是越来越有所侧重,更多的内容待会儿对话的时候再进行简单的介绍。
    代瑞红:感谢,接下来我的问题想问倪总,听过您的介绍,也了解您的经历,特别是新加坡对园区有很好的经历,我想了解一下国外,特别是您说的玉郎,这些有什么好的运营模式可以应用到国内吗?有没有可以运用的机会?
    倪伯琪:我觉得不一定可以照搬。
    代瑞红:有没有好的精髓?
    倪伯琪:我觉得中国工作的过程中可能有几点,我们可以先理解一下。首先中国的公务员性子比较急,因为中国的政府是五年一届,在五年一届里面没有表现的话,那么对未来的升迁都有问题。所以很多时候跟中国当地政府合作的时候就有这种压力,有时候迫于做一些比较短视的决定,可能对未来没有想这么多,总之要在五年内做这样这样的东西。
    代瑞红:比较短期的目标?
倪伯琪:对,所以这种情况下,有时候会影响一个项目做一个正确的决定,比如未来五年内必须把那几栋楼建起来,当然在现金的状态可能也改变不了,我觉得尽量希望能够看长远一点,不过现实不见得容许我们这么做。另外一点,上级给予下级的目标还是,比如今年要达到多少,产值要多少之类的,刚才我们听泰州秦局长,刚才他所说的,比如关于医药园的,可能现在产值并不高,不过我非常钦佩泰州可以做这样的决定。因为医药的产业可能为了取得一个新药的认证,可能要花十年。
那么如果上级政府给下级政府,都是明年你的产值多少,那么一些长远的计划可能做不了。我觉得在于上级给下级政府要求的时候,有时候看他所做的产业类型等等,可能要适当调整,不然大家永远是做马上看得到效果的东西,这样就妨碍了一些很有前景,但是前五年看不到什么的产业。我希望上级对下级政府考核的时候给予的目标要长期一点,比较符合当地或者说那种产业的状况,这样会比较有利于产业的长期发展,我先讲这些。
    代瑞红:好,谢谢。钱总,我了解我们泛域国际其实也是关于产业园区版块是比较新的,您跟其他城市的合作模式上是什么样的?
    钱涓涓:其实我们公司可能立足点还是放在股权投资方面。因为对于产业其他的一些类似于像清科或者是其他的模式没有做深入的研究。我们所谓跟地方政府合作,跟一些园区合作,也就是说土地预留,我们没有把土地全部买下来建房子,几年之内全部建好,我们是投一个项目进一个项目,买一块地,建一所房子,是这样的模式。相对于政府没有压力。
    代瑞红:也会划定一个区域?
    钱涓涓:对,类似于一个园中园,但是没有被我们买下来,都是来一个项目落一个项目。
    代瑞红:你们在产业上有所侧重吗?
    钱涓涓:我们现在重点还是放在节能环保和高端装备制造,主要是这两大块。
    代瑞红:好的。刘总,因为清控科创上次参与了我们的,也分享了很多,使我们很多的园区很受益,包括现在中国最有名的创业一条街上也有自己的并购咖啡,现在是比较关注于创新创业,这一点非常突出,我想了解的是,咱们跟其他城市进行合作的时候,输出的一个是品牌,一个是服务,那这种服务的核心体系是什么样,能不能跟我们分享一下?
刘铭:是这样的,我觉得我们公司我觉得在跟地方政府合作的时候,我们期望给地方政府带来的核心价值还是在于我们整个公司,尤其是在创业生态系统上面资源的整合能力。其实我们公司是一直在做创业生态圈的过程当中我们讲究八个字,正产学研,经介贸媒。现在我们在北京中关村,刚才我们主持人讲到的有一条,应该说全国独一无二的一条街,叫做中关村创业一条街,这条街上完全是新兴的创业服务机构,包括有科技媒体机构,有做投资人的这样一种机构,还有一些单纯做孵化器的空间给予的机构,所有的东西放在一起,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到这种集聚效应很清楚的体现。我们以前在北京,在没有这街存在之前,可能投资人在北京一上午一下午各看一个项目,是效率很高的事情,现在我们有这样一种阶具化的运作的这种情况之下,可能一个投资人能一天看十个,八个项目。
所以我们通过资源的整合能力提高了这些整体创业生态圈的这样一种健康发展。跟地方政府合作的方面,我们其实从北京来讲,我们也是不断地有一些项目要推到地方政府来。因为现在我在晋江,主持晋江的工作,晋江是一个以轻工业,运动休闲产业为主的城市,就结合晋江本地产业情况的话。像我主动向我们北京总部提出了需求,我特别希望寻找在北京地区,尤其是做跟鞋服运动产品相结合的可穿戴设备的创业项目,包括我们创业一条街以及我们北京招商团队的同事可以定期帮我推送这方面的信息,我们近期也确实接触了很多这方面创业的团队。我觉得像这种资源,我觉得应该算是我们公司科技给政府提供比较独特的服务价值所在。
    代瑞红:谢谢。我们接下来这个问题其实还是落到一个很多园区都比较关心的问题,刚才我们提到给园区提供服务,其实服务最终落脚点落到里面的企业,不管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其实怎么积聚过来是很多园区特别关注的问题,也是长期关注的问题,我想问各位嘉宾,大家各自的园区,招商上有没有自己的利器,有没有特殊的方式方法,创新的地方可以给大家分享一下?
    倪伯琪:现在我所在的中新网络知识城,因为当时我们要开始整个园区,它赋予了一个知识产业的名字,我们必须在现任的汪洋副总理,当年要求我们,你们要搞知识经济,把广东省的经济总劳动密集带向知识密集的经济。所以我们为了这个目标做了很多努力,首先在这次主打其中一个产业,叫做知识产权产业。那这个知识产权产业做起来,其中它自己也是一个产业,它也是为其他搞研发等等的这些产业提供服务。那么首先我们就非常有幸得到中国知识产权局在华南设立的专利审查中心,那么这是在北京以外的两个,可以审查专利的中心。我们也借助国家知识产权局的设立,也吸引了广东省的知识产权局在这里设立他们的办事处,以及我们现在也落实知识产权法庭,我们希望整个园区未来这一块吸引很多为知识产权而服务的中介,一些律师等等,这些专家积聚在这里,为知识城做研发的企业服务,这是我们未来,我们的名字叫知识产权必须保护知识产权,这是我们做的一个。
    代瑞红:谢谢。钱总,我知道您主要是负责海外渠道,这方面您给我们分享一下经验。
钱涓涓:其实所谓的招商渠道,我想在座的只要是做工业园区,产业园区运营的可能对这个话题一定不陌生,我想你们已经做了很多的努力。那么我们平时的一些很传统的渠道,比如说去参会,拜访一些政府或者一些大使馆,一些领事馆,甚至去国外开一些招商大会,都是比较常见的方法。我们公司两三年来一直把精力,甚至一半的精力放到海外渠道搭建,我们的渠道搭建主要体现在一些,可能我们会对每一个国家不同大区做研究,哪一个大区是金融或者是制造业比较发达,哪一个区是我们想要企业聚集的地方,我们现在建了一个,我们选了25个发达国家,在这25个发达国家里面,我们建立了类似于合伙人联盟的这样一个机构。
那么在一些我们认为资源比较集中的国家,可能会多放一些合作伙伴,当地专门帮我们寻找项目园区,按照南京总部的需求定制在自己的国家寻找。那么在一些比较好的,或者我们认为机会可能比较小的地方,我们会放一两个或者是两三个地方专门从事这样工作的人帮我们做,因为我们想跨国的合作,它里面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信任成本,其实他也有这样的需求存在,他也想来中国,找中国的合作伙伴,但是为什么不愿意那么快,或者迟迟不愿意过来,我想我们如果能够找当地的跟他一样人种或者一样的人说服他,游说他,相对来说时间进度、成本或者是信任的成本会比较低一些。
    我们跟这样的一些全球的网络,我们当然也有一套很健全的利益分享的机制,我想应该是我们这几年的工作突破。到目前为止,项目也是源源不断,我们现在重点放在欧洲,可能今年会往北美这块继续拓展,我们现在拿回来的项目将近500多项,我们现在已经成功合作的也有三五个项目,还有一大批项目也不停洽谈当中。我觉得我们跟别的机构可能有一点点不一样的地方。
    代瑞红:目标非常明确,对象很清晰,采用市场化的一些利益分享机制激发外部的一些激励机制?
    钱涓涓:对。我们以前有试过找一些协会,商会,但是我发现利益不绑定在一起。
    代瑞红:合作就会落空。
    钱涓涓:对。
    代瑞红:泛泛的,我们说没有问题,但实际上有问题。
    钱涓涓:对,双方的契合点都非常好,但是长时间没有任何的进展,因为我们没有利益绑定在一起。
    刘铭:我们在晋江做实际工作中的一点心得和体会。我觉得对于我们在晋江的园区来讲,我觉得我们现在用的比较多的一种方式就是以商招商,或者是以大商招小商的方式,这个其实跟各个园区他这种招商策略是有关系,像我们在晋江做的,我们前期主要是瞄准晋江几个主导产业里面的有行业影响力的高效也好,研究所也好,把它带到我们园区来。
    比如说在晋江,我们纺织业是最大的产业之一,我们在这个领域内相应在国内找了,比如说像我们国字号的研发机构,中国很多的研究院,以及我们在上海找的一家叫做国家纳米科技研究中心的工程化研究中心的国家级的,应该是大商,把它带到我们这边。实际上这些研究机构先期不会把研发人员带过来,前期做的仅仅是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通常是偏检测方向,实际上检测一旦落到一个园区,他们后面很多配套的技术供应商,真正的研发团队可能会逐步落到园区来,我觉得这个东西可能是比较适用于像我们晋江这样的,相对来说人才基础不那么好的这种地方,我觉得这种地方实际上也是好多地方,科技园区他们的一个痛点,但是这个东西实际上背后考验的是一个地方政府的财政实力,这些大商都是各个园区争抢的对象,他们的谈判筹码也要非常足,这里面也有很多的问题存在。
    代瑞红:注重研发到生产,整个的链条要打造,非常感谢三位嘉宾,今天这个环节我们马上要结束了,接下来还有两位嘉宾进行分享,还有下一个圆桌论坛,我们彭总建的微信群已经很多的朋友给您互动,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抛给我,我问下一场圆桌论坛的嘉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