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信正式发布了首套100英寸激光影院,意欲开启一个显示技术的新时代。记者了解到,这是业内显示技术频繁出新的最新动态,也与彩电的高端化尤其是大屏化态势相呼应。
激光影院要革超大屏电视的“命”?
据了解,海信自主研制的100英寸激光影院系统,由激光主机、菲涅尔无源仿生屏和5.1声道专业家庭音响组成,是业内首套兼备影院、智能电视和家庭音响功能的激光影院产品。
业内知名市场调研机构中怡康的数据显示,从用户对65英寸以上超大尺寸电视的需求来看,2012年为18万台,2013年为33万台,2014年预计为59万台,2015年预计将达到85万台,2016年将超过110万台。液晶平板电视难以满足此需要,因为其技术瓶颈、成本制约、良品率等都是比较难解决的问题。因此,需要有新的显像技术出现。
不过,海信电器总经理刘洪新对激光影院产品的定义与液晶平板电视和传统的投影式家庭影院形成显著区隔。海信激光影院匹配了无源、适度增益的反射屏幕,可以展现全高清画质,且真实自然,长时间观看不刺眼;为营造真实、临场感强烈的影院音响效果,激光影院产品配置了5.1声道环绕立体声音响;为给用户提供智能化的“多屏互联”和“海量内容”的选择,该产品还采用了海信最新版本的VIDAA操作系统,并具备3D(三维)显示、体感游戏、互联智能等突出特色。
激光影院“闹革命”还有一秘密武器——100英寸激光影院的价格仅为同尺寸液晶平板电视的十分之一左右。
海信首席科学家黄卫平认为,激光技术将成为继电视黑白显示技术、彩色CRT(传统显像管)技术和液晶平板显示技术之后,全球第四代的显示技术,成为市场消费的主流趋势。激光显示也将成为由中国品牌主导掌控产业链话语权的新一代显示技术。
显示技术现群雄混战
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陆刃波表示,液晶电视从全高清发展到超高清,2013年曾一枝独秀,但如今面临更为复杂的竞争环境。从多家厂商布局的曲面电视,到至今仍有争议的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电视,再到最近的激光电视,彩电市场呈现出多种显示技术并存、产品品类多元化发展的态势。
业内知名市场调研机构奥维咨询黑电事业部总经理董敏表示,2013年是超高清电视的起步期,进入2014年后,显示面板厂商抓住契机,全面升级液晶电视分辨率,大规模将4K(超高清的一种规格)面板推向市场,有的甚至还推出了8K(超高清的另一种规格)显示面板,预计2014年必将是超高清的爆发年。
2013年至今,索尼等企业发布曲面液晶电视,以曲面电视作为一种新的趋势进行推广,成为很好的市场营销点。
OLED曾被广泛认为是“下一代显示技术”,但其目前的发展程度较为有限。部分面板厂商如三星显示器公司对OLED持保守态度,但也有LG显示器公司等厂商对OLED充满信心,不仅在产线规划、产品规划方面积极布局,同时通过技术改进,将良率从40%提升至70%左右。
激光冷屏显示虽出现于液晶和OLED之后,但其所具备的屏幕不刺眼、画质更清晰、同尺寸价格更低、电视更节能、使用寿命长等优势,同样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随着产业化的进一步推进,尤其是激光器成本的降低,激光电视在大型场馆的应用率将大幅提高,普遍进入家庭的时间也会缩短,届时将对目前的液晶产业形成挑战。
彩电市场热度仍在“高大智”
陆刃波表示,目前,各类新型显示技术的发展都处于探索期,哪种显示技术将引领彩电终端产品彻底更新换代还有待观察。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国彩电制造企业拉动市场销量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就是通过在高端屏显技术领域“搏上位”,来降低生产成本,扩大价格放量空间。
中怡康总经理贾东升表示,2014年上半年彩电市场整体表现比较低迷,1-5月呈现不同幅度的下降,6月市场回归正增长。智能、4K超高清、大尺寸的细分市场变现活跃,4K和大尺寸成为新的增长点。预计下半年彩电市场会止住上半年的下滑态势,在保持去年下半年的市场规模的同时将出现1-3%的增长幅度。彩电市场也热度仍会集中在智能、4K和大尺寸这三个细分市场上。
贾东升认为,近年来,基于液晶技术的平板电视迭代呈现出“大屏化和高清化”的特点,同时也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屏越来越大,整机成本就越高,清晰度的提升就越来越难。中怡康统计数据显示,彩电市场上需求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7月份,50英寸及以上大平板的增幅在40%以上,这个需求结构的变化,必将推动新一轮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品牌地位格局的变化。(北京参考记者 邓华东)
注:本人作品,原载于2014年9月16日参考消息-北京参考9版。网络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