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针对近一段时间以来奶农纷纷倒奶和杀牛,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国内奶牛养殖规模与国外不对等,如果不控制进口奶粉的数量,将无法彻底解决奶农卖奶难问题。而中国未来的养殖市场的主体就是目前这些中小养殖企业,小规模养殖也代表了我国乳业现代化未来发展的方向。
必须承认,近期出现的奶农倒奶和杀牛现象,确实与进口奶粉大量增加有关。也正因为进口奶粉的数量增多,带来了国内奶企的销量下降,最终将矛盾集中到奶农身上,使奶农出现了“卖奶难”,甚至有合同也不能执行。
但是,这是否意味着,解决这一问题的手段,应当集中于控制进口奶粉、减少进口奶粉数量呢?从眼前来看,确实能产生效果,但是,这样的效果,是不可能长久的。不仅不会长久,还会引发消费者的不满。消费者所以弃国产奶粉而选购进口奶粉,除了价格因素之外,就是质量和安全问题。
众所周知,自三聚氰胺事件发生以来,国内乳制品市场就一直饱受奶粉质量和安全问题的困扰,期间,又发生了大大小小多起奶粉的质量和安全问题。也就是说,在消费者对国内奶品的顾虑和担心尚没有消除的情况下,新的质量和安全问题又出现了。久而久之,消费者对国内奶品的信心也就越来越低了,选购进口奶粉的欲望也就越来越强。加之去年以来进口奶粉的价格一降再降,消费者的选择自然也就越来越倾斜于进口奶粉了。
还有专家建议,应当对进口奶粉实施反倾销。此举当然可以对奶粉进口产生积极作用,有效减少奶粉的进口。但是,不要忘了,在没有确凿证据和充足理由的情况下,要想通过反倾销手段保护国内奶企的利益,也是很难做到的。搞不好,会引起中国与相关国家之间的贸易战,使中国面临更多的贸易摩擦。殊不知,中国是目前世界上贸易摩擦最多的国家,一些国家巴不得中国与更多的国家发生贸易摩擦呢!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一时的利益,而使中国与相关国家发生贸易摩擦,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退一步讲,就算采用了控制和反倾销等方面的手段,正规渠道的奶粉进口数量减少了,消费者就会心甘情愿地选择国产奶粉吗?显然也不是。相反,会让消费者对进口奶粉的信赖度更高,选购进口奶粉的动力也更强。非正规渠道、到香港采购等现象又会出现。更令人担忧的是,假冒伪劣现象会迅速增多,对消费者形成新的伤害。
事实上,国产奶品所以经不起进口奶粉的冲击,最核心的问题还是质量和安全。因为,缺乏规模的奶牛养殖,以及监管的严重缺位,让奶品的养殖、生产、加工和销售,很难形成有效的产业链,也很难确保各个环节的质量和安全。尤其是养殖环节,在小规模养殖的大背景下,出现问题的概率是相当高的。不然,不会频繁发生奶品质量和安全方面的问题,消费者也不需要想方设法地购买进口奶粉。
必须注意,其他国家、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也经常通过反倾销、反垄断等方式,阻止其他国家的产品进入本国市场。前提是,本国所生产的产品在质量和安全方面有足够的保证,消费者愿意接受。所以要控制其他国家产品进口,是因为价格不占优势,所以需要采用反倾销手段。我们的问题却不是如此,中国消费者所以选择进口奶粉,也不是因为进口奶粉的价格便宜,而是质量有保证、安全有保证。在这方面如果不能达到相同的水平,甚至水平更高一些,要想通过反倾销等手段来控制奶粉进口的数量,是很危险的,也是不符合WTO规则的,会被其他国家利用。
要改变这种局面,还是要从奶牛的养殖开始,提升奶牛的养殖水平,提高奶农和奶企的质量安全,加强质量和[安全的监管,使每个企业、每个环节都能按照国际先进水平进行管理和监督,确保不再发生任何质量和安全方面的问题。如果这方面的条件具备了,中国奶品仍然因为价格问题竞争不过其他国家,就可以实施反倾销等手段了。毕竟,中国是一个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的国家,成本还是有一定优势的。
总之,在调控问题上,千万不要出现矛盾了,首先想到用反市场的手段,遏制和压制对手,以此来达到保护落后的目的。这样的行为,不符合市场经济,也不符合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更不符合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的需要。以这样的方式保护落后,就算眼前的问题解决好了,一旦国内企业之间的竞争白热化了,同样会出现倒奶和杀牛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