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目的:
专业细分的目的是克服替代性竞争。要克服替代性竞争,就是要做取舍,把业务聚焦到自己力量最强的地方去,以对抗竞争。
要注意选择自己的优势。并注意阶段性平衡。
转型方式:
经销商将资源集中到某些品类或渠道。
(1)品牌替代
原理:
减少品牌。资金少可以减少品牌,集中精力运作某些厂家支持大,周转快,有市场前景的品牌,把二线品牌培养成区域一线品牌。
增加品牌。资金多可以增加品牌,减少潜在竞争。
(2)品类替代
原理:
集中做某些品类,可以强化在这些品类上的优势。当你专注做这些品类的时候,你会敏感地觉察到消费者在品类替代上改变,从而主动顺应改变,抢占那些变化慢的同行的生意。
案例:
例:只做进口餐料、只做湘菜原料,只做奶粉,只做酒。只做饼干。
(3)渠道替代
原理:
消费者的购物习惯在不断地变化,因此,就会产生渠道替代的问题,要占领所有的渠道,优势就会弱化,因此,放弃一些渠道,选择一些自己有优势或者竞争少的渠道来操作。从而强化自己的竞争优势。
案例:
例1:浙江翔隆贸易徐经涛,做了快十年的厂家经理,创业做经销商之后,主要依靠批发市场做大流通,赚不到钱,决定转型转做餐饮渠道,对原有的产品进行清理,分类,并引进了一些餐厅用的比较多的香辛料、配料等,比如高汤粉、鲜香宝、鲜味宝、浓缩鸡汁、火锅增香粉、卤菜浓缩汁、卤菜增香剂、卤菜飘香剂等等。目前,他专供餐饮渠道的调味品就有200-300种,上千个单品。
例2:浙江万兴隆,原来是在萧山批发市场做浙江市场食品批发的,现在只锁定沃尔玛、家乐福两大系统以杭州地区为主的十大卖场;
以上,就是调味品经销商转型突围的四大主要方向。如果经销商朋友们对上面的解答还有疑问,欢迎再和我联系。
本文节选自陈小龙老师深受好评的实战课程《经销商转型之道》之《锐变》。已有下列调味品企业年会邀请陈老师培训经销商,以提升经销商区域运作的能力:广东佳隆食品、四川美乐香辣酱、四川清香园中坝酱油、湖南龙牌酱油、山东玉兔米醋、山东大厨四宝、江苏沙沟香油、云南逢发经贸尼罗非调料、福建美味强紫菜、中国调味品协会经销商分会等。经销商评价:陈老师真正懂调味品行业,课程非常实战,非常有效,非常落地,听完之后马上能用,还能启发思考!
注:本文为陈小龙先生原创文章,欢迎转载。媒体刊登或用于其他商业用途请联系陈小龙先生本人授权(陈小龙先生微信号:cagochen)。更多调味品营销相关文章,请扫描以下二维码关注“调味品123”微信公众号。
陈小龙先生,调味品中国市场著名营销专家,现任广州名道营销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为多家国内国际知名品牌在中国的发展作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包括海天味业、李锦记、恒顺醋业、佳隆食品、新加坡福达食品(味事达酱油、广合腐乳)、美乐食品、百利食品、百味佳食品、中粮集团、双汇集团、伊利乳业、蒙牛乳业、恒安集团、洽洽瓜子、维达纸业、西麦麦片、小糊涂仙酒、丹宝利酵母等。陈先生从2000年开始在国家级报刊上发表调味品行业研究文章,足迹遍布中国本土近30个省市自治区,对于中国调味品餐料的分销渠道,经销商,新产品上市、市场环境,竞争状况等研究极为透彻,他对于中国调味品餐料销售与市场的研究,为中外调味品及餐料厂商提供了巨大的智慧支持。陈先生是中国调味品协会撰稿专家、《销售与市场》《新食品》《糖烟酒周刊》等媒体的撰稿人,并作为营销专家长期为《第一财经日报》、《南方都市报》等媒体提供观点。陈小龙先生是全球第一本调味品营销专著《调味品营销》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