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上而言,在信用货币经济条件下,决定一国汇率水平高低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面:1.国际收支差额。当一国出现较大的国际收支逆差或贸易逆差时,说明对外汇的需求大于外汇的供给,外汇汇率上涨,本币对外贬值;反之,当一国处于国际收支顺差或贸易顺差时,会造成本币对外升值,外汇汇率下跌;2.利率水平。当一国提高利率水平或本国利率高于外国利率时,会引起资本流入该国,由此对本国货币需求量增大,使本币升值,外汇贬值;反之,当一国降低利率水平或本国利率低于外国利率时,会引起资本从本国流出,由此对外汇需求增大,使外汇升值,本币贬值。利率对于汇率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导致远期汇率的变化。一般而言,高利率货币会使其远期汇率贴水;同样,低利率的货币则会使远期汇率升水。利率与远期汇率之间的这种关系可以在西方“利率平价理论”中得到进一步证明;3.通货膨胀因素。一国通货膨胀率提高,货币购买力下降,纸币对内贬值,其对外汇率下跌。;4.财政、货币政策。一般来说,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会造成巨额财政收支逆差和通货膨胀,从而使本国货币对外贬值;紧缩性的财政、货币政策会减少财政支出,稳定通货,而使本国货币对外升值。;5.投机资本。在浮动汇率制度和各国资本市场开放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存在于外汇市场上的各种投机活动已十分普遍,一般而言,当投机资本进入投机国时,会使被投机国货币发生升值,当投机资本撤离投机国时,会使被投机国货币发生贬值;6.政府对于市场的干预。理论上而言,政府要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就必需有充足的外汇储备,或者建立专门的基金,如“外汇平准基金”、“外汇稳定基金”等,以保持一定的可干预外汇市场的外汇储备数量。当政府在外汇市场卖出某种外币时,会导致本币对该种货币的相对升值,反之,当政府在外汇市场买入某种外币时,会导致本币对该种货币的相对贬值。;7.一国经济实力。当一国经济实力增强时,会使本币升值;反之,则会使本币贬值;8.其他因素。在现代外汇市场上,一些非经常因素、非市场因素的变化往往也会影响外汇市场。例如,一国政局不稳定、有关国家领导人的更替、战争爆发、黄金市场、股票市场、石油市场等其他投资品市场价格发生可知变化等等都会导致汇率出现暂时性或长期变动。
从人民币汇率前期走势来看,自2005年7月22日我国实行汇率改革以后,人民币兑美元已经升值值了将近30%,从人民币升值的原因来看,一方面与我国存在的巨大贸易顺差有关;另一方面也与美元实行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有关。目前人民币汇率水平已经处于一个十分重要的运行拐点,为此,正确地看得人民币汇率非常重要。笔者认为,当前人民币汇率水平并不是真正的均衡汇率水平,之所以这样说,其主要原因如下:第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国汇率水平的确定应该是在资本项目对外开放,资本可以在国内外自由流动状态下所形成的汇率。而从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来看,当前人民币资本项目还没有对外开放,外汇可以以贸易顺差、投资的方式流入中国,却不能自由流出国外。尤其是受外汇统一结算机制影响,外部资金的不断流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人民币汇率水平;第二、由于2005年以后实行人民币渐进式升值,投机性外资的不断进入在很大程度上推升了人民币汇率水平;第三、我国由于贸易结构不合理形成的贸易顺差推升了人民币的汇率水平。鉴于人民币汇率并不是真实的市场均衡汇率,那么,做为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一步,资本项目实行可自由兑换之后,人民币汇率变动方向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其原因主要是外部投机资金已经获得了巨额的汇兑收益和多年来在我国的投资、投机收益,这些资金的出逃必将使人民币供求发生逆转,由此对人民币汇率走势产生不利影响。更有甚者,在人民币汇率走势不确定预期的作用下,本土资金也会通过资本项目流出国外,由此加大了人民币汇率走势的进一步不确定性。
笔者于2006年9月5日在《上海证券报》曾发表了一篇《人民币快速升值负面影响不可小视》的文章,目前文章中所说的内容已经基本验证,其在一定程度上预示,当初选择人民币渐进升值的方式已经给我国经济运行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此时,在人民币对外已经出现大幅升值、国外投机资金获得巨额投资、投机收益的情况下,为了人民币国际化而推行资本项目可自由兑换,将使我国面临较大的金融风险。实际上,决定一国本币成为国际货币的重要条件就是该国掌握最前沿、最高端的核心科技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