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经济发展过程中商品价值载体的探析(上)


 “不论财富的社会的形式如何,使用价值总是构成财富的物质的内容。在我们所要考察的社会形式中,使用价值同时又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这个比例随着时间和地点的不同而不断改变。”[1]
马克思认为,使用价值构成财富的物质的内容,其在一定程度上预示社会上以商品形态表现出的财富只有具备对人类有用的使用价值,其才能称之为财富。马克关于财富使用价值内含的描述,对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盲目建设与重复建设现象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当前在我国经济建设中还存在着一些重复建设、盲目建设现象,由于是重复建设、盲目建设,工程建成以后却不能提供相应的使用价值,因此形成不了社会财富。其一方面浪费了可贵的不可再生自然资源,另一方面在不形成社会财富的重复拆建中,一些无效劳动以及相关投资却成为GDP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虽然这些无效劳动和投入没有创造一个具有使用价值的原子,但是,这些劳动和投入却以形成价值的方式计入了GDP,并且以其形成的即定价值量参与由其它生产要素创造的具有真实使用价值形态的产品的交换和消费。由于一些无效劳动和投入以价值的形式加入了社会总价值,由此导致每一单位真实的使用价值所对应的价值是增加的。换而言之,由于无效劳动和投入的加入,每一单位价值所能购买的单位真实使用价值量变小了,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我们现在通称的“通货膨胀”现象。
有鉴于此,当前在经济发展中借鉴马克思关于使用价值构成财富内含的思想,在投资项目立项时,要科学决策,防止重复建设、盲目建设现象的发生,以此保证GDP的真实有效性,保证社会购买力的相对稳定,以有效地防止通货膨胀现象的发生。
从微观经济领域来看,当前一些假冒伪劣产品虽然不具有使用价值,甚至有些产品还具有负面的使用价值,但是这些产品却通过种种非法渠道进行销售,一方面为自己谋利益,另一方面坑害消费者,其在很大程度上违反了马克思关于使用价值构成价值载体的论述。马克思认为,一个有价值的物品必须是有使用价值的,这样才能构成商品,根据马克思这一理论观点,要求社会质检部门一定要对商品质量严格把关,防止假冒伪劣产品危害社会。
从现实经济发展情况来看,服务业作为新兴行业,诸如一些从事公正性的中介机构提供的中介服务如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根据马克思的论述,他们提供的服务必须具有公正、客观的使用价值,只有这样,他们提供的服务才具有价值。如果单纯地是为了实现价值,而帮客户做假帐或通过非正当渠道帮客户打赢官司,则他们提供的服务就没有使用价值可言,由此实现的价值就是虚无的价值,对社会发展必将百害而无一利。
从现代虚拟经济发展来看,马克思关于价值的依托在于使用价值的论述对于如何发展虚拟经济也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就虚拟经济的投资标的而言,其价值存在的基础在于让投资者获利,而“分红派现”是“投资标的”向投资者提供使用价值的主要途径。在没有“分红派现”机制作用的条件下,“投资标的”的价格波动成为其向投资者提供使用价值的主要途径。由于“投资标的”价格波动向投资者提供的资本利得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由此决定了“投资标”的价值表现形式——价格也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当前我国资本市场之所以会出现大幅波动,与没有建立“分红派现”与的配套机制有很大关系。

总体来看,马克思关于商品价值的依托在于商品使用价值的论述,在一定程度上提示我们,社会财富增加的主要途径在于创造更多的对民众具有使用价值的商品,而不是偏面地追求价值,通过虚假的手段,提供虚假的商品、服务去赢得价值。



[1]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 49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