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反驳“转基因大豆致癌说”:毫无根据


 

院士反驳“转基因大豆致癌说”:毫无根据

2013年06月21日12:10
    来源:搜狐健康
    转自搜狐健康


    日前,有媒体报道称,黑龙江省大豆协会副秘书长王小语表示依据自身在粮食行业20年的工作经历,却发现致癌原因可能与转基因大豆油消费有极大相关性。他认为"据中国抗癌协会专家推测,肿瘤发病诱因,与环境气候、当地饮食风俗等有一定关系。之前我们对转基因大豆的安全性持审慎态度,但看到《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后,马上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对此,国家食品安全与风险评估中心的有关人员进行了回应。

    相关新闻:黑龙江大豆协会:转基因与肿瘤高度相关

    针对黑龙江大豆协会的说法,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与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陈君石进行了反驳。陈君石指出,“我们进口了很多转基因大豆这是事实,但指责转基因食品导致肿瘤发病率高发毫无根据。大豆协会完全没有任何流行病学上的证据,也缺乏因果关系。”他以小麦拔节为例,从统计学的角度来说,每年小麦拔节的时候,也是麻疹流行的季节,但两者并没有直接关联。
    他强调,只要获得国家批准的转基因食品就是有保证的。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转基因食品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危害。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评估、检测监测等监督管理,都由农业部门负责。从国务院的条例开始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有明确的规定。
    针对黑龙江省大豆协会副秘书长王小语关于"有害基因就会通过饲料进入畜禽生产出的肉蛋奶中"的描述,陈君石回应称,目前我国国家的转基因检测技术非常先进。以最常见的转基因大豆为例,基因是存在于蛋白质中的,因此即使是极微量的蛋白质制成的食用油都可以被检测出来。目前我国国家也不允许在检测中检出转基因成分。
    他同时指出,转基因食品并非新的食品资源。在欧盟它是作为新食品资源来管理的。但在我国,新食品资源的安全性由卫生计生委来管理,有具体名单,由专家评审过程。转基因食品由农业部管理,二者并不相关,将来也不可能把转基因食品作为我国新资源食品来管理。
    据报道,每年进入我国居民食物链的转基因食品已经超过2000万吨,主要集中于进口的大豆、玉米和油菜等品种。我国转基因大豆的进口数量屡创新高——1997年的288万吨很快被突破,2003年达到1100万吨,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的数字分别为4255万吨、5480万吨、5183万吨、5838万吨。
    文中引用实验:
    2010年,由俄罗斯全国基因安全协会和生态与环境问题研究所Alexei Surov博士等科学家联合实验,选择农业中广泛应用的含有不同比例转基因成分的普通大豆,喂养具有快速繁殖率的坎贝尔仓鼠2年,结果证明,转基因生物对哺乳动物有害。研究人员发现,食用转基因食品的动物将失去繁殖能力。

    事实是:

    作者并没有发现确切的原因,而是猜测说“可能是实验室饲养仓鼠用的大豆等食物中的含有的转基因成分或者是污染物质引起的”。事实上,这只是一个偶然的观察结果,而文章也并没有对产生这种畸形的原因进行考察,也就不能得出是转基因食物导致这种畸形的结论。
    文中引用另一处实验:
    2012年9月,法国凯恩大学的Seralini等科学家,在《食品化学毒物学》杂志公布的研究结果称,通过为期两年对200只实验鼠进行的分类试验,他们发现,用转基因玉米NK603和被“Roundup”(商品名“农达”)污染的饲料喂养的实验鼠,容易患肿瘤及内脏损伤。
    但事实是,尽管塞教授课题组的书面回答显得比较严谨,但欧洲食品安全局最终仍然在11月28日发表了最终评估结论 [8],即其结论不能被其数据支持。
    实际上,比利时、丹麦、法国、德国、意大利和荷兰6个欧盟成员国的食品安全监管机构都得出了这一结论。欧洲食品安全局的最终结论是在总结其6个成员国结论的基础上,考虑了11月12日塞教授的书面答复后做出的。
    欧洲食品安全局的结论包括,对于这一实验而言:①鼠种存在问题;②样本量太少,每种性别只设置9个实验组和1个对照组这种做法缺乏可信性;③塞教授公布的资料有限,特别是有关实验鼠的喂养细节不得而知(言下之意就是喂养方式不同也可能导致结果不同)且塞教授在论文发表后没有应要求提供这些数据;④塞教授的统计方法有问题;⑤统计过程中一些数据欠缺。
    除了引用部分之外,大豆协会用来支持自己论点为以下内容:
    “王小语介绍,河南、河北、甘肃、青海、上海、江苏、广东、福建等地,基本都是我国转基因大豆油的消费集中区域,这些区域同时也是我国肿瘤发病集中区。黑龙江、辽宁、浙江、山东、湖南、湖北、贵州等地基本都不以消费转基因大豆油为主,不是肿瘤发病集中区域。”
    相关不等于因果,在研究中“相关”至少要进行统计学研究,而且这两件事是否真的相关无法判断。
    另外,关于地域、饮食习惯和癌症风险,其中混杂因素众多。
    比如说除了大豆油,不同的地方人饮食习惯也差得很多,他们吃的食物、吃食物的方式不尽相同,会直接影响癌症风险,比如爱吃烫食与食道癌有关。其他如环境污染也是其中的因素。除了这些真正影响到人健康的因素,医疗条件也会对数据本身造成影响。统计数据中只会包括确诊的部分,而确诊癌症是需要对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如果因为医疗条件不好没有及时检出,也就不会被包括在数据之中。
    总之,看上去有关联的事情,最多只能算是一种提示,要想真正确认它,需要设计研究来想办法排除其他所有因素才行。    
 
原文网址
http://health.sohu.com/20130621/n379479231_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