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我的新书)
很多人都习惯性地将股市看作是零和博弈,其实,目前的A股并非以零和博弈为特点,这个残缺市场,实际上是牛市时为正和博弈,熊市时是负和博弈。只有波动市才体现为零和博弈。而成熟的股市则总是零和博弈的。我们通过股市财富变化,来说明其中缘由。
我们先讨论只能做多的市场
比如A股基本就属于这样的市场。股市市值是一个虚拟经济意义上的财富概念,当上涨时,必须流入真金白银,将价格托升,而这个价格大部分时间里是脱离了上市公司的价值基准,表现为虚高,即该股票出现了价格泡沫。一部分通过高价出售,实现了增值收益,另一部分人则以超出基准价值的价格持有了股票。此时市场还未分将交易双方分出胜负。而股票价格并不能也不会永远上涨,所以泡沫到了一定程度会爆破,股价开始下跌,那些高位购得股票的投资者出现账面或实际损失(在价格下跌过程中卖出股票)。在没有做空机制的市场里,高位下跌只能让持股者受损,一部分被抛售的股票在下跌过程中被其他投资者买入,市值缩水。如果这个过程没有及时止跌,后续买入股票的投资者也将出现账面或实际损失。极端情况是只有卖盘而缺少卖盘的情况,价格直线大幅下跌(即便A股有10%跌停规定,也可以连续几日跌停而买盘稀少),市值继续大幅缩水,在此过程中,因为不能通过做空盈利,所以市值在大幅缩水,而没有人是赢家。这种情况是财富的绝对损失,不存在一方盈利,一方亏损的情况。在只能做多的市场,市场进入下跌周期,就是一个社会财富灭失的过程。社会财富(市值)从一个虚高的水平下落,市值蒸发了,参与市场的投资者最后手中只剩下一堆票面价格贬值的股票凭证。所有市场参与者中,几乎没有一个赢家,这是典型的负和博弈。而在单纯上涨的周期,几乎所有人都能够赚钱,是一个典型的正和博弈。只有市场没有明显趋势时,或者股票价格处于震荡时,才表现出明显的零和博弈。
很明显,只能做多的市场是一个不完整的市场。完整的市场应该是让所有参与者既可以做多,又可以做空,这样在下跌周期,一部分市场参与者可以做空盈利,而做多的投资者则亏损,同时也给做多的投资者转向的机会,通过做空弥补前期做多的损失。同样在上涨周期,可以反向操作,市场成为零和博弈,投资者自己承担投资风险。
中国股市目前的问题是做空机制不健全,表现为做空的手段和产品不齐全,无法实现100%对冲。另一方面,占据市场最大比例的参与者—散户投资者,受到门槛限制,不能够做空。后者以保护散户的名义实行,实质上是缴了散户投资者的枪,让他们在下跌市场只能坐以待毙、束手就擒。投资者只有精准地判断股票价格走势,在市场的上升阶段介入,才能实现盈利。这也是为何绝大多数长期从事A股投资的散户投资者无法盈利的一个根本原因。当股市扩容,而前期股市财富蒸发的情况下,存量资金首先需要解放被套牢的股票,或者套牢的投资者割肉去打新,真正能够扭转市场趋势的是新进资金。而如果面对的仍是一个只能做多的残缺市场,散户的命运不会有任何改变。当然机构资金除外,他们有做空机制,哪怕A股的做空工具不够全,仍能踩在散户的尸骨上盈利。
完善A股市场机制,应让机构与散户拥有做空的平等机会,比如现货实行T+0,允许散户进行期指交易,提供看涨、看跌期权等。投资者保护的重点应该是监管上市公司、管理层和控股股东不损害中小投资者利益,杜绝内部信息交易等市场舞弊行为,而不是“父爱主义”的“保护”,导致散户投资者面对机构投资者处于无法还手和转向的弱势地位。至于风险防范,这不是监管者应该或者能够控制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