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儿时玩伴叙旧的积极意义


与儿时玩伴叙旧的积极意义
喻建国
王知仁今天提前两天做80岁生日宴,共三桌,席设西康路顺丰大酒家大堂,小东特从美国赶来,小波本在上海,他的现任妻子小张也和我们同桌。小东和小波和我的两个儿子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后期与七十年代前期曾经是最亲密的小伙伴,小东比小波大两岁,小波比瑜大三岁,比炀大六岁。童年的炀头部和脸部酷似赫鲁晓夫,他的昵称也就变成了赫鲁晓夫。
当时我家住在广中新村15号13室,陈家住在我们的隔壁14室,陈家是独间,房间面积为16平方米;我家是两间,面积是16平方米+14.5平方米,我家还有一个阳台。当时三家合用一个厨房,一个马桶间。我和陈家的成人全是知识分子,15室的一家是商业店员。我家五口人。陈家四口人,另一家也是五口人。由于知识水平相近,而且职业都是教师,喻家和陈家就更加亲密了。我们两家还在文化大革命初期,户主都被打为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家母又被定为反革命分子,两家人更是同病相怜,互相庇护。
1974年3月底我家从那里搬了出来,两家人来去就稍微少了。1986年小东去了美国,几年后小波也去了美国,再过了几年,他们的父母也去美国移民了;1989年,大儿去比利时攻读博士学位,1990年小儿去日本求学。21世纪初,两家人在阔别很多年后又相遇了。小东现在美国领军干细胞研究,小波现在从美国回来搞经济领域的调研工作。
今天的席上,四人坐在一起,大谈过往岁月一起玩耍的往事,其中有趣的镜头不少,听得我如痴如醉。谈得最多的当属小东,越谈越有劲,刹不住车,要不是大堂人去楼空,服务员开始打扫,他大概还会兴致勃勃地谈下去。他还为下次聚会定了主题:两家同叙往昔,地点定在浙江安吉山庄中,每天在竹林里的茶室中叙谈。从上海出发的时候,包一辆面包车,两家人全坐在里面,一路谈过去,回来的时候,再一路谈回来,谈个爽透爽透。我们全都双手高举,赞同。
与儿时同伴共叙往昔岁月,这几乎是临近中年或邻近老年时的人很醉心的事情,可是这样的机遇并不会降临在所有中年人或老年人的头上,譬如,我就没有这样的机遇,我童年时的玩伴都不知在天涯海角的那方那隅,即使现在有了如此先进的联系工具,可是我一直在找那些人,却一个也找不到。康仲谋,你在何处?袁硕頎,你在何处?康亚谋,你在何处?袁依,你在何处?
能和儿时玩伴叙旧,而且双方都有此情感需要,并且又能够有合适的时空,这是人生的一种福分。对于人寿的增长也可以算作是一种有效的增寿剂。
和儿时玩伴叙旧能够唤起人对生命的无比热爱,还能唤起对生命进程的积极理解,这些被唤起的感情和理解对于生命的积极延绵都具有积极促发的作用,也正因为如此,所以与儿时玩伴叙旧能够成为一种有效的增寿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