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为何突然对华服软认错?
张殿成
近日,中美关系出现紧张局面。美军一架B-52轰炸机“无意”飞进了中国在南海的华阳礁上空2海里范围内。此举引发中国外交部和国防部的抗议和交涉。美国防部对此事进行了调查,并向中方作出澄清。美方承认这一事件中,美军方犯了错误。对于美方的解释,中方并不满意,强调下不为例。今年,美军舰机曾多次进入南海,“拉森”号导弹驱逐舰甚至进入南沙群岛渚碧礁12海里内宣誓所谓的“航行自由”。那么,此时美国为何一反常态突然向中国服软认错了呢?
2009年,奥巴马政府提出并开始推行“亚太再平衡”战略,意欲扩大在亚太的军事存在,强化地区控制并遏制中国发展。但美国本土与南海相距甚远,不可能提出领土主权要求,所以搅局的最好办法就是先挑事。在此背景下,美国以中国在南沙群岛部分岛礁进行施工建设为焦点,又以“航行自由”高调介入南海事务,鼓励南海周边国家及日本与澳大利亚等国保持对华的强硬态度。美国通过支持菲律宾、越南、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加大在南海的力量存在,希望达到一石数鸟之效:其一:通过扩大南海问题国际化,对中国施加压力;其二,经由美日等国的武力显示,对中国实施战术及战略威慑升级;其三,向那些在南海损害中国主权与权益的声索国发出信号,即只要依靠美国就不必通过外交手段与相关利益的当事方寻求互利互让。
不过,在南海问题上,中国并没有采取以武力解决分歧的立场,相反,中国始终致力于通过与相关当事国和平解决争议。况且,中国在南沙群岛部分岛礁上的建设活动符合国际范畴的主权行为,于理有据,依法合规。对于美国带头在南海挑战中国的行动,南海周边国家大都摆出一副“力不从心”的姿态。即使美国亲自调兵遣将巡航南海,那些原本与中国存在主权权益争议的国家也没有响应美军行动,为美方擂鼓助威,反倒表现出超常的“理智”,有的退避三舍,有的隔岸观火,有的干脆就躲在美国后面静观其变。由此,美国由一个域外幕后操纵者突然转变成一个情绪激进的当事方。不过,美国的行为并未对中国起到之前预想的威慑效果。在美国推进“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同时,中国也在继续强化领土主权的宣誓行为。
可以说,美军轰炸机在南海的行动不仅是标准的挑衅行为,更是对中国领土主权的挑战。其过度解读和滥用国际法中的自由航行原则及拉拢盟友对抗中国,将中国保持克制的空间极度压缩。若此次擅闯南海,美国不给中国一个说法,下次中国很可能会采取警告射击、拦截等强制措施。到那时,美国将深陷“战和难料,骑虎难下”的不利境地。在美国没有准备好兵临城下和中国大干一场的情况下,美军在技术上的优势未必能转化为胜势,为盟友火中取栗显然不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
当然,美军轰炸机擅闯南海可能并非是奥巴马总统的授权行为。毋庸置疑,任何时候、国家都有国家的利益、部门有部门的利益、政客有政客的利益。美国政客们认为,在即将到来的大选之年对华采取强硬态度才能赢得选票。此外,美国在东欧和中东不断陷入被动,国防部自然“压力山大”。而随着财政紧缩,作为财政支出“削减大户”的国防部自然面临重大考验。为此,国防部及军方官员争相在南海问题上发表强硬言论来刷“存在感”,其用意或许亦非南海本身。
一般来说,美国介入南海问题首先选择的是幕后操纵,但此番美军轰炸机擅闯南海,难道只是军方或者政客们左右政府意志的应激性行为吗?如果是,这将意味着美国军方高层是在背着奥巴马玩“先斩后奏”的套路。然而,这对美国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一方面这可能意味着美国军纪和军队指挥体系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美国如果在南海一味示强,有可能激起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反击,导致南海局势失控。因此,美国就轰炸机擅闯南海认错,是有意避免过度刺激中国,从而更好的管控中美之间的分歧,防止中美之间的矛盾升级。
目前来看,美军轰炸机在南海的行为很大程度上是刻意制造“安全议题”,这或许只是美国政客为了国内选举或者军方争取军费而编排的“剧本”。当然,这也不排除是美军大兵的个人行为,但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事实上,中国与美国并不存在领土主权争议,中美两国在亚太地缘的博弈也并非是有你没我的“二元对立”关系。如果美国真的有与中国开战的设想,并将其付诸实践的话,将产生灾难性后果。
总而言之,中国的岛礁建设对于美国而言虽然会对冲其战略优势,但并未危及其切身的核心利益。美国现在要做的是,承认自己对中国南沙岛礁建设行为的误判,并对之前舰机擅闯南海的行为作出足够有诚意的道歉,而不是如今这般浮皮潦草“认错”了事。未来美军会采取何种行动尚有待观察,但有一点不容忽视,美国军方强硬派正竭力说服甚至“绑架”政府为其对抗中国打开方便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