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依法用权、为民用权是用权的准则


坚持依法用权、为民用权是用权的准则
 
李华新
 
   12月5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围绕“严以用权,真抓实干,实实在在谋事创业做人,树立忠诚、干净、担当的新形象”主题,进行“三严三实”第三专题学习研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主持学习并讲话。(2015-12-05 天山网)
 
   张春贤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权力观概括起来就是两句话: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这一精辟论述,明确指出了权力姓公、公权公用的基本属性,对党员干部如何看待权力、如何用好权力提出了明确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严三实”要求中,严以用权直指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核心。领导干部和普通群众的最大不同莫过于手中有权、肩上有责。怎样对待权力,如何使用权力,是衡量一个干部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
 
权为民所用。知道权从何而来,才能真正懂得权如何使用。共产党人的一切权力来自于人民,决定了执政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既然权为民所赋,利就当为民所谋。把群众关切作为指向,以群众满意与否作为权力行使是否得当的重要标准,是权力姓“公”的政治属性使然。
 
权为“公”还是为“私”,是鉴别当“公仆”与做“老爷”的试金石。无论是党派干部,还是党员干部,都应当是人民的公仆。现实中,部分领导干部违规违纪甚至滑向犯罪的深渊,究其原因就是由于权力观的偏差、扭曲。在他们眼中,权力不再是组织的信任和人民的重托,而是自己可以任意使用的“私器”、自肥的工具。既然是私有的特权,任性任意在所难免,反映在言行上唯我独尊,作风上专断浮夸,生活上奢靡享乐,最终还可能滥用职权,以权谋私,丧失廉洁。因此,严以用权,首要是要为民用权。“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古代封建士大夫尚有如此忧民的朴素情怀,我们更应树立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的正确权力观,真正将行使权力的价值目标回归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上来。 
 
在社会主义国家,干部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为人民服务是权力运行的根本原则。权力与责任始终相伴而生,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同样也意味着一份责任。权力与责任成正比关系,有多大的权力就要承担多大的责任,位有多高,权有多大,为民尽责的担子就有多重。因此,领导干部应当对手中的权力充满敬畏,始终怀着高度的责任感来行使权力。 
 
 
(济南 李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