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观察:打造中小银行创新发展新引擎


  进入2015年,北京银行迎来了发展的第20个年头。20年来,北京银行在改革开放大潮中乘势而起,取得了总资产超过1.5万亿元、品牌价值超过200亿元、一级资本跃居全球百强银行之列的骄人业绩。如今,站在经济新常态、金融市场化变革的关键转折点上,北京银行将如何转型发展?北京银行董事长闫冰竹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中给出了答案。
  记者:在去年经济步入新常态、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同业竞争加剧等多重挑战下,北京银行实现了哪些业务转型?
  闫冰竹:2014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金融形势,北京银行积极拥抱我国经济新常态,主动加快战略转型和创新驱动步伐。
  过去一年中,北京银行业务转型取得新的进展,公司银行业务创新现金管理业务、供应链业务和投行新业务,积极培育新的增长点;小微企业业务进一步彰显科技金融、文化金融等特色;零售银行业务推出国内首家智能“轻”网点、打造首家智能银行,实现零售业务智能化发展;直销银行业务突破地域限制,加速打造互联网金融特色。此外,北京银行积极创新产品服务,推出“国际金融通”环球金融服务品牌、“富民直通车”郊区金融服务品牌,打造“小微贷”、“网速贷”、“循环贷”、“金贷宝”、“文创信保贷”等一系列新产品,以特色化服务抢占竞争制高点。此外,第四代核心系统顺利上线,科技研发中心正式奠基,为北京银行激情拥抱互联网时代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保障。
  记者:多年来,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北京银行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方面做了哪些尝试和探索?随着经济步入新常态,互联网金融快速崛起,北京银行在服务小微企业方面有何转型考虑?
  闫冰竹:多年来,北京银行与小微企业相伴成长,从战略定位、产品创新和机制优化等方面,着力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贵、慢等问题。截至目前,北京银行为首都10万户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北京每4家小微企业就有1家是北京银行的客户,累计投放小微企业贷款上万亿元。
  为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北京银行与商务部、文化部、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等部门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探索适合小微企业特点的合作模式,并从全行战略层面,创新推出小微企业“四单管理”,即单设机构、单列计划、单独管理和单独考评,确保小微贷款实现“两个不低于”。针对融资贵,北京银行不断强化产品创新——创新担保方式,设计推出“创意贷”、“智权贷”、“软件贷”、“节能贷”等特色融资产品,解决小微企业“轻资产、弱担保”难题;探索网络供应链融资模式,推出“科技链”、“制造链”、“京东”等模式,与91金融、畅捷通等互联网企业共同拓展互联网金融;创新表外融资模式,累计发行中小企业集合票据14只、近20亿元,业务规模保持在市场前三名的位置;开展中小企业集合信托业务,在满足小微企业融资需求的同时,帮助其改善负债结构,降低融资成本。另外,北京银行还通过设立专营机构,充分发挥中小企业事业部制垂直管理职能,优化批量化服务模式——信贷工厂,破解小微企业融资慢难题。
  面向未来,北京银行将积极适应经济新常态,贯彻落实服务小微企业、降低社会融资成本的监管要求,进一步提升小微业务专业化水平。首先坚持小微市场定位,确保信贷额度优先支持小微,“用好增量,盘活存量”;同时,推进事业部制升级,推广“信贷工厂”模式,强化专营机构建设;广泛运用“小微贷”、“循环贷”等产品,解决小微企业续贷之困;以小微业务标准化、大数据化思维建立小微评分卡模型,建立系统触发式规则探测引擎和预审批模型,建立高标准、智能化的审批决策流程,实行专业化审贷;另外,创新完善线上融资,设立互联网金融创新中心,推广直销银行服务模式,探索建立线上“信贷工厂”模式,打造线上自主融资品牌“网速贷”,实现企业融资线上申请、线上审批、线上放款的全流程服务。
  记者:2014年以来,北京银行零售业务转型成果颇丰,从直销银行开始,到推出智能“轻”网点、智能银行等,显现出与互联网加速融合的趋势。未来,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是否将成为北京银行零售业务转型发展的重要思路?有何布局?
  闫冰竹:北京银行将从产品、服务、渠道等方面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激情拥抱互联网金融时代,切实打造零售业务优秀品牌。
  北京银行将围绕重点市场和客户,加快产品及服务创新。加快小微金融、财富管理等特色业务、重点领域的产品创新;把握未来发展方向,开展互联网金融、综合化金融等领域的零售产品创新,推动经营转型;加强服务管理,切实提高网点服务水平,提升客户体验;顺应互联网金融趋势,探索新的服务模式,为客户提供随时、随地、随心的金融服务。
  同时,将全面发挥互联网“无疆界、无时空限制”的优势,在网络上再造一个北京银行。充分释放渠道优势,打造“一体两翼”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利用互联网技术与传统业务的整合,构建开放式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利用大数据、云计算进行数据分析,打造“智慧银行”。
  另外,将加快网点模式转型,提升精品化服务效能。推广直销银行模式,加快“京彩E家”在全行推广步伐,实现零售网点建设新突破;借助智能“轻”网点审批效率高、推广复制易、投入成本低、业务覆盖广、客户体验佳、示范效应好六大优势,在全国推广智能“轻”网点,引领物理网点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
  记者:当前,银行发展的外部环境集中体现为经济运行进入新常态,这对于中小银行而言意味着什么?如何适应这种形势变化?
  闫冰竹: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中小银行生存发展的环境正在发生全面、深刻和持续的变化。中国金融业进入了改革创新的新时期,总体而言,市场化是金融业改革的主旋律,互联网是金融业创新的新领域。对于广大中小银行而言,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唯有加快战略转型,才能迸发出创新活力,迎来又一次的华丽转身。
  具体来说,要构建多层次企业服务模式:提升大客户服务能力,深化“商行+投行”服务模式;强化中型客户在经营转型中的价值和作用,提升中型客户的数量和贡献度;贯彻落实服务小微企业、降低社会融资成本的监管要求,优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模式和流程。
  同时,要打造业务增长的创新引擎。未来,业务创新将是引领中小银行发展的首要引擎和关键阵地,要积极发展智能银行、社区支行、小微支行,促进线上线下跨界融合。要建设立体化渠道网络布局。围绕国家“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三大区域战略,推动业务创新发展,并加快设立社区支行、小微支行,加快村镇银行的建设和发展。更加重视线上渠道建设,实现线上、线下完美融合,构建起多层次、立体化的渠道网络布局。
  此外,要提升专业化资产负债管理,增强前瞻性风险管控能力,推进市场化管理机制变革,实施科技与人才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