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慢是中国傻瓜与聪明人的分水岭!
----一位朋友问为何我们两会的发言人说话都是慢声细语时从大学老师那里得到的答案!
汪华斌
昨天吃饭时谈到了发言人,有位朋友说看我们两会的发言人全部是慢声细语;有时简直到了一字一句地说话程度。这位朋友说在语言学专业里,只有那些尖子才可能成为发言人;难道语言学的尖子就是这个样子吗?他说他在某大学看到语言学专业的学生,那可是嘴巴比枪快呀;为何到了这向全世界展现自己语言能力的舞台,却又这么羞怯;难道他(她)们到现在还会害羞吗?这时在坐的一位大学老师解释了原因,他说在中国这个“官本位”的社会;语言是人际关系的第一触角。然而正因为如此,所以在中国今天社会任何场合说话快慢都是聪明人表现出来的基本功。
正是这位老师的话,使我想起了当年武钢提拔的一些人;要知道这些人平时不仅没有什么过人的能力展现,而且在公开场合说话如同嘴里含了个萝卜;基本上是说话半个小时都不知道是在说什么。当时我与组织部的朋友很熟悉,所以就说出了这疑惑;一位朋友告诉我这些被提拔的人都不是什么随机提拔的,因为他(她)们都是有背景的人;只是你们这些不接触核心机密的人是不知道的,至于说话没有结论更是家族遗传;因为他们从小耳濡目染的就是父母亲这样说话,与你们这些工农子弟家的生活还是有差异的。
我也是现在才明白,原来这些人是在等待最高指示;只有得到最高指示,他(她)们才会有自己的观点。而当年我大学毕业就到冶金工业部搞研究,所以很多会经常有部级领导参加。然而我没有搞清状况,任何人的观点不对我就当场反驳;再加上当时的确没有几个中国人懂田口理论,所以当我用田口理论解释实验原理后竟然引来“故弄玄虚”的组织结论;结果不会说话的我只能调到最基层单位了,因为领导身边能允许领导没有指示而由老百姓下达指令的现象吗?这难道不是对中国“官本位”的挑战吗?所以任何高明或开明的领导身边都不会允许这些说话快的人存在,因为这实在难以培养领导的绝对权威呀。
也正因为如此,在今天的中国任何场合听到说话含糊不清时千万别太在意;因为人家这是在等待最高指示的时刻。一旦最高领导讲话,肯定就不会是含糊其词的了;绝对是具体明确的假、大、空的指示。然而在最高领导作了指示后,再听这些含糊不清的人表态那可真的是“开天目”的指示;因为这指示使这些人顿开茅塞。这就是说现在的中国不仅各种公开场合的会如此,就是不对外的党委会上也是如此;如果一把手提拔谁,那绝对是没有反对的声音;全部是众望所归地附和,这就是我们今天中国的特色。一句“你懂的”迷到了多少中国人,但究竟谁懂呢?这就是聪明才智的体现。
在这里肯定有人会说,既然官场定律是说话慢;难道家庭与朋友生活圈中也应该说话慢吗?其实还真的如此,如我有位朋友的妻子实际是一个没心没肺的人;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没有城府之人。然而正是这样一个人,无论在任何场合都是说话不经过大脑;通常很多话都是脱口而出。正是这些脱口而出的话不仅经常伤害家人与亲戚,连我们这些朋友都会偶尔受到伤害;所以我们朋友们谈话时总是叫这朋友出来,因为在他家谈话经常因为他妻子脱口而出的话而使大家都很受伤;这大概就是中国千百年来“祸从口出”的至理名言吧。不能说他妻子是个不好的人,平常也喜欢帮助人;但就因为说话实在不受听的原因,得到她帮助的人也没有愿意与她往来的;这就是“人不得罪人但语言伤人”的原因。
其实现在的中国人都很压抑,所以善于听别人的话也是一种和谐的营造;因为听别人的话并不影响自己观点的表达,相反却能很好地完善自己的观点。这也是现在不少年轻人不愿意回家听老人唠叨的原因,因为他(她)们心中也有自己的郁闷;于是在没有很好的沟通平台面前,相互不往来竟然成为今天很多中国家庭的写照。也正因为如此,代沟实际是一种借口;为什么我们作为教师培养年轻人时没有代沟。这不仅因为我们有明确的教材,而且有相互理解的前提;如果没有这种理解,任何考试都会是老师认为最简单的东西。然而作为家长与孩子之间却没有这样的相互理解,全部是单刀直入的语言碰撞;自然矛盾也就产生了,从而双方又以代沟来开脱自己;这就是今天的中国家庭与中国人。
此外就是今天的中国还是看人笑话的多,真心诚意帮助别人的不多;如有一次我听见别人说一个词的音错了,就是我们湖北话说‘读白字’了。然而当我正要解释时,旁边一位大学教授竟然要我不要多管闲事;当时我的心就很受伤。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谨言慎行”到如此地步;我们还能从别人身上提高自己吗?这也是当年我在武钢与领导闹的如此僵,竟然武钢的朋友也没有提醒的;一次一位朋友家请客,他竟然提前邀请我;目的就是避开他邀请与我有矛盾的领导难堪。结果全公司都提前知道我“被下岗”了,而只有我一人还蒙在鼓里;所以最后离开武钢时我竟然有四个编织袋的个人物品,所以每次只能手拿两个前行到能看见的地方放下;再转身去拿后面的两个编织袋。我说我当时在武钢没有朋友,可后来我在国外有点成绩时竟然冒出了很多武钢朋友;连我自己都奇怪。也正因为如此,所以今天的中国朋友还真的很难找;因为附和的朋友比比皆是。但不管咋说,‘紧开口’‘慢开言’却是中国古老文化的箴言;因为我们今天这个社会的确很多祸是从我们的脱口而出后产生的,这就是在任何场合都要“说话从大脑过”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