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写重庆商贸历史的大手笔:朝天门国际商贸城进展一瞥


  改写重庆商贸历史的大手笔:朝天门国际商贸城进展一瞥



  朝天门国际商贸城的区位图  蔡律摄

  把主城朝天门商品批发市场整体搬迁到南岸区迎龙,无疑是一个大手笔!运作3年,进展如何?建设资金是否充足?交通、生活设施是否配套?在面临互联网迅猛发展的大环境下,传统批发商业是否受到大冲击?5月11日笔者实地考察。



  朝天门国际商贸城迎龙站  蔡律摄

  建设中的重庆朝天门国际商贸城,备受市民关注。商贸城规划用地近3000亩、建筑规模约560万平方米,总投资约260亿元,是长江中上游地区最大的商贸城市综合体。一期市场是按照目前国内最先进的“第七代”专业市场理念设计,统一布局服装、小商品、皮具鞋包、布艺布匹、针织家纺、五金电器、副食茶叶、酒店用品、家居生活九大业态,50多个业种。



  朝天门国际商贸城地图  蔡律摄



  朝天门国际商贸城区位  蔡律摄



  朝天门国际商贸城附近是南山,生态保护良好。蔡律摄

  朝天门国际商贸城的建设在我看来,最大的益处是重庆市向东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同时对重庆商业提档升级,融创、金科、光华、鲁能等大开发商在茶园圈地开发,完整的生活配套、市场氛围、产业支撑、交通格局等等预判还需数年时间。



  朝天门国际商贸城  蔡律摄

  朝天门作为传统商贸区,沉淀了上百年的商脉历史。人们习惯到朝天门批发市场购物,一是交通运输便利,朝天门市场的交通运输配套便利,与之相邻的朝天门港口码头日发客轮20多班,市场内外的汽车客运站日发长途客货车400多班次,另经滨江路可直达菜园坝汽车站和火车站。



  朝天门国际商贸城区位



  南山隧道  蔡律摄

  二是种类繁多、价格便宜。重庆朝天门批发市场是中国十大批发市场之一。主要批发销售各类小商品,生活用品,服装鞋帽,其中,皮鞋批发销售全国闻名,是重庆皮鞋批发销售的主要市场。重庆朝天门批发市场位于重庆渝中区,长江和嘉陵江交汇处。由于交通运输便利,历来是商贾云集和西南地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从1988年开始,重庆朝天门批发市场利用原有仓库改建为批发市场,1991年市场正式开业。市场的建筑面积达37万平方米,市场内设26个交易区,一万个经营户,一万五千多个摊位,其中数千家经营者是来自内地其他省市的批发商家,是长江上游最大的日用工业品批发市场。2004年,朝天门市场交易额首次突破100亿元大关,2006年达118亿元,2013年市场交易额达到301.3亿元,零售额高达120.14亿。



  南山生态林  蔡律摄



  建设中的朝天门国际商贸城  蔡律摄

   重庆朝天门市场占地面积6.71万平方米。市场现有商场31个,业主单位26家,商场建筑总面积61.03万平方米,商铺16237个,经营户12325名,营业面积33.84万平方米,从业人员约5万人。随着城市发展,现朝天门市场位于都市核心区,地理位置受限、配套服务设施无法完善,道路交通不畅,已不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 为进一步打造知名市场品牌,完善市场功能,重庆市政府决定重新选址新建朝天门国际商贸城,立足大重庆、辐射中西部、建设成为中西部商品进出口集散地、长江上游地区的商贸物流中心。



  世界只有一个朝天门  蔡律摄

  “重庆朝天门国际商贸城”选址南岸区迎龙镇,重庆朝天门国际商贸城分三期建设,商贸城规划用地近3000亩、建筑规模约560万平方米,总投资约260亿元。其中,一期工程的建设已经进入“冲刺”阶段,建筑规模142万平方米,商铺1.9万个,停车位1万多个。一期建成营业后,年交易额将达300亿元以上,创造直接就业机会12万人,带动就业60万人。重庆朝天门国际商贸城全面建成营业后,预计年交易额将达到1000亿元以上,创造直接就业机会36万人,带动就业180万人。



  政府主导整体搬迁

  重庆朝天门国际商贸城“以生态为本底,以文化为灵魂,以精致为生命,以和谐为目标”的设计理念,突出“船、帆、港”和重庆历史文化特征。采用集批发市场、展销中心、仓储物流、酒店办公、配套公寓及旅游设施于一体的开发建设模式,构建信息化物流配送型批发市场,打造一个多功能复合型的具有较强集聚效应和联动效应的市场综合体。按照规划,商贸城一期建成营业后,年交易额将达到300亿元以上,创造直接就业机会12万人,带动就业60万人。商贸城全面建成营业后,预计年交易额将达到1000亿元以上,创造直接就业机会36万人,带动就业180万人。



  朝天门国际商贸城九大业态  蔡律摄

  规划方案以“一轴四区五中心”为总体结构,照顾了主要形象面与原有城市的关系,整体形象恢宏大气。一轴是指贯穿市场、生活配套以及交通换乘中心的商业内街轴;四区是指精品展销区、批发交易区、商务配套区及仓储物流区;五中心是指在南端精品展销区处的开敞广场、二期市场与三期市场之间的开敞广场、北面与交通换乘中心对应的换乘站三个主中心空间节点和市场内街中设置的两个副中心空间节点。外部交通上设3个客运交通进出口和2个货运交通进出口,依靠快速路三横线、东城大道、茶园路实现对外客货运交通集散功能。同时西侧主干道上通过规划的3个轨道交通站点以及每隔600到800米设的公交和出租车站点,解决市场的客流集散。内部交通采用了人车分流的组织形式,主要车流沿市场外围,人行系统沿市场中间的休闲景观带展开并渗透进市场内部。



  通向世界的国贸航母  蔡律摄

  2013年1月和8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了两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重庆南岸区、两江新区、永川区和江北区名列其中。智慧城市是指综合利用各类信息技术和产品,以“数字化、智能化、互动化、协同化、融合化”为主要特征,通过对城市内人与物及其行为的全面感知和互动互通,大幅优化并提升城市运行的效率和效益,实现生活更加便捷、环境更加友好、资源更加节约的可持续发展城市。将引进智能化系统,在南岸迎龙建成新的“智慧朝天门”。利用最先进的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实现重庆朝天门国际商贸城的“线上+线下”结合,方便老百姓购物。



  重庆朝天门国际商贸城沙盘



  重庆朝天门国际商贸城沙盘



  重庆朝天门国际商贸城沙盘

  综合相关信息,重庆朝天门国际商贸城将采用最先进的“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技术,通过建立市场网站平台,电子信息平台、电子金融平台,“三位一体”的全能服务综合平台的建设。实现重庆朝天门国际商贸城线上“虚拟商铺”,以及线下实体商铺的完美结合。通过信息电子技术完成市场信息收集,分类、分析、订货、发货、结算等交易的全过程。把分散的交易双方、复杂的交易程序和操作过程,转化为集中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的运作,以降低交易费用,提高批发商业的现代化水平。



  重庆朝天门国际商贸城沙盘



  重庆朝天门国际商贸城沙盘



  重庆朝天门国际商贸城沙盘



  朝天门国际商贸城沙盘  蔡律摄

  建成后的重庆朝天门国际商贸城,是集商、旅、文、游、购、娱为一体的长江上游创新型、复合型商贸城市综合体,将成为重庆的“城市新名片”。交通配套非常完善,除了公交、轻轨,紧邻项目规划的重庆东站,是重庆最大的铁路客运枢纽;主城铁路货运环线将在惠民镇设站并连接东港,开辟铁水联运的物流大通道,并成为渝新欧国际贸易大通道的新起点;长江东港是重庆最大的深水港,离商贸城仅五分钟车程;“二环”高速直达空港,商贸城南北两端均开设了出口,通过外环高速经机场专线直达江北国际机场不到20分钟。

  蔡律   2015年5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