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唯一女皇:驯服大唐“烈马”的武媚娘


多年以后,武则天对唐太宗在位时,自己表现出的勇气,依然洋洋得意:“太宗皇帝有一匹狮鬃马,无人能驯服。我对皇帝说,只要给我三件东西,我能驯服它:一条铁鞭、一个铁锤、一把利剑。我若不能用铁鞭制服它,就用铁锤,如果还不行,一剑刺进它的脖子……”

 
彼时她还是武媚娘,26岁,属大龄后宫女青年。自14岁起,她在宫廷已经专注折腾十余年了,工种是仓库管理员,专司看管皇帝的衣库。武氏的长相不消多说,亭亭玉立而不乏健硕。可是都奔三了,“还没过六级”,只是位列五才人序列——一后、四妃、九昭仪、九婕妤、四美人,都横亘在她前面。
 
唐太宗听了她的驯马论,心头一凛:这女人如此彪悍,太可怕了!临死前,他还不无担忧地问武氏:“你打算怎么办?”武氏老练得很,噙着泪水说:“妾当削发为尼,为陛下念经求福。”太宗听后,稍稍宽心点。惧怕大唐王朝这匹马被武媚娘搞残,是唐太宗不“提拔”她的重要原因。
 
可太宗的儿子李治不是这么想的。他是父王的小儿子,在溺爱中成长,从小就有着浓厚的恋母情结。太子爱慕武媚娘的,正是他自己所没有的:沉着机敏,健硕果敢,尤其是精力旺盛。当这个体态丰盈的女人,反复对着心软肠柔的年青太子眉来眼去调情时,太子一生命运被锁定,已是注定的了。所以,如果武才人没遇到高宗这样怯懦的皇帝,就算她再拼,充其量也只能是个皇后。
 
太宗驾崩后,武媚娘装模作样跑去当尼姑了。尽管大臣李淳风善观天象,曾预言“三十年后,有武姓者起而灭唐”,可是谁又能相信,一个尼姑怎会灭掉大唐帝国呢?偏偏高宗也走火,不顾一国之君的威仪,偷偷跑到尼姑庵去看武媚娘,还把她肚皮搞大,种下了后来的太子李弘(史书上说回宫后才怀上他,文饰失实)。这时后宫正乱,王皇后敌不过萧淑妃,想引入武氏,以毒攻毒。于是各取所需,武媚娘顺利回宫,并不断晋级,成了史上唯一的女皇。
 
武媚娘绝不是一个称职的母亲,这几乎人尽皆知:她先后害死自己的亲生女儿和儿子,废了李弘皇储之位。可她却是一个称职的好妻子,在丈夫唐高宗无大作为的情形下,扮演了“女主外”的角色,把大唐帝国打理得井井有条,也应了那句调侃话“一山容不得二虎,除非一公和一母”。当然母虎武媚娘比公虎唐高宗厉害太多。难怪后世人林语堂惊叹:“她的野心已经到了疯狂的程度,但方法精准可靠,稳扎稳打。”
 
野史上说武媚娘称帝后,“面首三千”,未免有些夸张。唐朝社会宽容度高,女子的贞操观念,完全不像宋代以后那么严厉。但即便如此,武媚娘对自己个人感情的事,还是很认真的,完全没有骆宾王笔下的恣意欢畅。有一段时间,武媚娘退朝后精神恹恹,郁郁寡欢。高宗的女儿千金公主,可算是武媚娘的“闺蜜”,她知道武则天需要什么。不久,为她找来了洛阳街头游民,卖野药的冯小宝(后改名薛怀义)。千金公主教了小宝些文明礼仪,把他包装成高情远致的美男子,奉送给了武后,很快就讨得了武后的欢心。
 
从此,小宝摇身一变为薛怀义,职业为和尚,职务是第一名刹白马寺住持。薛怀义不仅是一位贴心的情人,也是武后的政治好助手。他督建明堂,促成了国家行政中心的完工;编写《大云经疏》,开展造神运动,为武后登基奠定合法性。可薛怀义毕竟是个卖药材的,忽悠人的惯性隐藏不掉。有次,武则天派他讨伐突厥。到了前线,薛怀义发现突厥士兵已离开战场。回来后,他大言不惭地吹嘘:“敌人害怕我,我还没到,他们就逃了。”都说恋爱中的女人智商为零,武则天也真相信他了,封他为辅国大将军,官居二品。薛怀义官做大了,得意忘形,多次顶撞武则天,最后死在暗杀行动中,——女皇不便出手,授意太平公主搞掂了这桩谋害情夫案。
 
有了前车之鉴,武则天对之后的情人,无论是儒医沈南蓼,还是张氏兄弟,虽然也很投入,但都没有授予他们多大的权力。武则天在权斗中,难免有空虚落寞的时候,然而男人毕竟是她生活中的辅助品。无远弗届的权力,才是她最好的春药。
 
年轻时的武媚娘,并不爱读书,肯定算不得文艺青年。但武则天后来一直不忘充电,她造神造字的功夫,是登峰造极的。除了造了“日月当空照”的“曌”字,武则天还有不少得意之作,如把“地”写成“山、水、土”三字自上而下垒起来的怪字“埊”(音dì)。她的书法作品也不错,精于飞白书和行草,曾把大臣姓名用飞白书写出来,赐给他们,笔端中丝丝露白,剔透高雅。她还亲自撰文并书丹《升仙太子碑》,为后世书法家所表崇。有大臣上表她“多才多艺,总群芳而兼善”,虽然有吹捧之意,评价却也并不过分。
 
在大唐初起时,武则天用她日臻娴熟的“驭马术”,荣登九五,驯服了李家王朝这匹烈马,并在君临天下后,把一个接近鼎盛的大唐还给了李家。人们有太多的理由,去关注这个女人,和她所创造的一个个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