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周秋兰

喜欢历史的人

盘点那些重名的古今人物!


汉朝有个大臣,叫冯唐,活着活着就老了。时下有个作家,也叫冯唐,写着写着就火了。

 
这是两个重名的古今人物——
 
西汉之冯唐,因为直言,得罪了汉文帝,被晾一边好多年。等到汉武帝征贤时,老冯再次被举荐,惜乎已是八九十岁的老棺材了。武帝没办法,只好任命其子冯遂为郎,代冯唐出征匈奴。后来,王勃写了句“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把他重新带火;苏轼词“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又使得“冯唐”声名远播,成为“老来难得志”的代名词。
 
今日之冯...

Read more

表达“520”,听听古人怎么说


当你听腻了“我爱你” “爱死你了” “偏偏喜欢你”时,“520”以其极简的风格、数字化的属性,悄然潜入你的爱情生活。那么问题来了,古人怎么表达“520”?答案是:方式bigger,内容很含蓄,效果很显著。

 
翻开诗歌总集《诗经》,折射爱情的诗篇集中于《国风》,俯拾皆是。这里有我们最熟悉不过的《关雎》一诗。诗人是个荷尔蒙分泌旺盛的小伙子,见到美女就大胆YY起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如此曼美的姑娘,和我真...

Read more

不明觉厉的诗人乾隆


提起乾隆,人们最先想到的是那位风流倜傥的大清皇帝,还有他六下江南的风流韵事。
 
但如果说到写诗,乾隆对诗的挚爱,不由得让人感到“不明觉厉”——不明白他写了哪些诗,只感觉他很厉害。
 
厉害到什么程度?乾隆爷一生写诗四万多首,不但轻松超越大诗人李白、杜甫,而且把号称古代作品最多的诗人陆游,都甩出了好几个街巷。
 
有人测算过,从十余岁起开始创作,乾隆年均创作诗歌六百余首。最夸张的是,他连上厕所也不放弃创作,曾有一次蹲坑吟出四首诗的记录,比当下许多人坐马桶狂刷朋友圈,还要来得勤快。 
 
...

Read more

司马相如的逆袭之路


“私奔帝”王功权被抓?丈夫出门买菜,瘫痪妻子与男网友私奔?当你津津乐道于私奔这个话题时,请别忘了一个人——中国“私奔界前辈”司马相如。从穷小伙到汉武帝身边红人,他的逆袭之路,那才堪称屌丝励志典范呢!

 
西汉景帝后元六年,一个也无风雨也无晴的下午,蜀郡临邛(今四川邛崃)县城里,当地首富卓王孙忙得不亦乐乎。他做东的一个高档夜宴,即将开场。说这饭局高大上,是因为赴宴者乃本县县令王吉,一县之长,平时谁能请得到?至于还有一个贵客嘛,县令卖了个关子,只说是个颇有才华的小清新,自己也是他的粉丝。
 
...

Read more

史上唯一女皇:驯服大唐“烈马”的武媚娘


多年以后,武则天对唐太宗在位时,自己表现出的勇气,依然洋洋得意:“太宗皇帝有一匹狮鬃马,无人能驯服。我对皇帝说,只要给我三件东西,我能驯服它:一条铁鞭、一个铁锤、一把利剑。我若不能用铁鞭制服它,就用铁锤,如果还不行,一剑刺进它的脖子……”

 
彼时她还是武媚娘,26岁,属大龄后宫女青年。自14岁起,她在宫廷已经专注折腾十余年了,工种是仓库管理员,专司看管皇帝的衣库。武氏的长相不消多说,亭亭玉立而不乏健硕。可是都奔三了,“还没过六级”,只是位列五才人序列——一后、四妃、九昭仪、...

Read more

洋人报道的“旅顺大屠杀”


宗方小太郎文采飞扬的安民告示《开诚忠告十八省之豪杰》在甲午战争早期忽悠了不少善良的中国民众,但是这是黄鼠狼给鸡拜年,你真信了,你就太傻逼了。

 
动机那么高尚的日军,真的那么高尚么?
 
美国纽约《世界报》记者克里曼于1894年11月24日(日军攻占旅顺后第四天)从旅顺发回国内的一篇通讯中说:
 
“我见一人跪在兵前,叩头求命。兵一手以枪尾刀插入其头于地,一手以剑斩断其身首。有一人缩身于角头,日兵一队放枪弹碎其身。有一老人跪于街中,日兵斩之,几成两段。有一难民在屋脊上,亦被弹打死。有一人由屋脊跌下街心,兵以枪尾刀刺插十余次。&rdqu...

Read more

《史记》精读之【卷一百三十·太史公自序·第七十】


 

【大纲】

  • 追溯司马氏的家世。

  • 司马谈论阴阳、儒、墨、法、名、道六家要旨。

    阴阳:使人拘而多所畏;然其序四时之大顺,不可失也。
    儒:博而寡要,劳而少功;然其列君臣父子之礼,序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
    墨:俭而难遵,是以其事不可遍循;然其强本节用,不可废也。
    法: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於法,则亲亲尊尊之恩绝矣。可以行一时之计,而不可长用也,故曰“严而少恩”。若尊主卑臣,正君臣上下之分,明分职不得相逾越,不可改也。
    名:使人俭而善失...

Read more

《史记》精读之【卷二·夏本纪·第二】


 

【小序】

维禹之功,九州攸同,光唐虞际,德流苗裔;夏桀淫骄,乃放鸣条。作《夏本纪》第二。

【大纲】

  • 鲧治水无功被诛。鲧之子禹续鲧之业。

    鲧之父为颛顼,禹为黄帝之玄孙、帝颛顼之孙。
    帝舜为颛顼六代孙。

    张照:“禹为舜之高祖行,得相见已属仅事,必年大长于舜矣,乃舜命禹治水时,禹方娶涂山氏之女,复受舜禅,岂理也哉!”

  • 禹治水,功成。

    “九州攸同,四奥既居,九山栞旅,九川涤原,九泽既陂,四海会同。六...

Read more

《史记精读》殷本纪


 

本纪

《汉书》以下史书的本纪皆为每朝皇帝的编年大事记。但《史记》的本纪不然。司马迁撰史立足点在天下事势。并非必然是天子王朝。故有《项羽本纪》和《吕后本纪》。

殷商

“殷”为商王朝后期国君盘庚所迁之都,在今天河南安阳。商代是有原始文献保存至今的最早朝代。

殷先祖契

殷的先祖名契,简狄吞玄鸟之卵而生契。上古中国母系社会世代繁衍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玄鸟”大概是部落图腾。

商始祖契以后到商朝开国之君成汤,共十三代。商王绝大部分以干支中天干为名字一部分。

开国之君成汤

成汤迁都,伐诸侯。伊尹成为成汤辅臣。成汤之德惠及...

Read more

征外兵,衰落始


从前有个国王,他的国家饱受外族的侵扰。由于常年战争,男丁与兵源逐渐枯竭,人口增长的速度赶不上战争消耗的速度。对于这个问题,国王的解决办法是雇佣外籍兵。简而言之,就是以夷制夷,用外族对抗另外一部分外族。结果之前的外族侵扰是止住了,新来的外族请神容易送神难,最后赖着不走还鸠占鹊巢变成主体民族。

这个故事在人类的历史上一再重演。罗马人撤离不列颠以后,为了抵挡蜂拥而至的西部苏格兰人、北方皮克特人以及爱尔兰人的入侵,不列颠人(Brits,实际上大部分是凯尔特人)请来德国北部的萨克逊人当雇佣兵。最终这些萨克逊雇佣兵就占住英格兰不走了,最终来自德国北部的盎格鲁和萨克逊人变成了当时英格兰的主体民族。(...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