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产品以7%-8%的收益率已经吸引不到资金了,今年第一季度就减少了9万亿元额度左右,笔者预计,今年第二季度有可能下降到10万亿元左右,再度失去10万亿元额度左右,今年第三季度有可能再度失去最后的10万亿元左右,如此,银行理财枯萎了,那么,如何超越互联网理财呢?笔者认为银行理财3创新就超越互联网理财,达到300%以上。
1、融资创新。为何股票可以融资而理财产品不可以融资呢?笔者认为,理财产品即可以通过融资来放大杠杆,这个杠杆并非是对顾客而言,而是对银行理财系统自己而言的,即可以通过抵押贷款,也可以通过银监会鼓励的金融创新试验来进行融资,这种产品适合在全球汇率上进行,只要操盘者收取服务费和杠杆收益对开,那么,投资者就会因为收益的上升而获得动力。根据正常情况,投资汇率一轮9个月左右,可以获利30%左右,如果通过杠杆率,即在货币适度回档或调整差不多时,以短期的抵押贷款融资,利率可以支付年基准贷款利率的4倍即23%左右,贷款时间灵活机动,有一天算一天,抵押贷款投资的净利润由银行与客户对开,一旦汇率强势拉升一定距离,就落袋为安,通过清还银行贷款,并进行利益分派。然后设定第二次操盘机会,一定要测算好银行贷款天花板利率成本,汇率需要多少涨幅才能收回贷款成本,这显然是需要欧美元汇率预测作为风向标才能预测成功的,否则就是盲人摸象了。我们假设100元抵押贷款半个月,升值5%,就是5元,而贷款成本一年是23元,半个月就是1元钱,就是1%的成本,净获利4%,其中一半是留给银行理财自己的,一半是分给客户的,而银行又通过银行理财产品抵押贷款获得半个月的1%,如果这样的抵押贷款一年金额比较大,那么,就是大量的新收入来源。
2、产品创新。由银行邀请服装设计专家、服装战略专家、营销专家,进行策划一系列服装产品,与服装厂商合作,利用对方的渠道、品牌,承担短期销售周期的租金、员工成本的三分之一,然后所赚双方对开,客户自己及其家属以及可以邀请他的朋友一起来购买,如果是单位机构,也可以适度给予福利购买。而厂商可以借此冲高销售额,也借此提高知名度,因为这毕竟是一个合作的活动。而银行也可以通过自己的渠道来营销这批服装产品,来一个短平快。笔者认为以两个月或三个月投资为一款产品的生命力时间。如果一炮打响后,银行理财产品突然走红,更多厂商、百货商厦等纷纷邀请合作,而且,银行对投资者客户的回报也是比较高的。如此,银行打响了自己的产品品牌知名度,投资者将会蜂拥而至。把每天销售产品的资金进行汇率上的投资,又可以获得收益,笔者认为,汇率上的收益净利润,也是银行与投资者对开。
3、投资创新。改变当前的单一投资模式,可以进行组合投资,具体作法就是,以上文第二点的产品创新的销售收入做抵押,进行短期半个月的4倍基准利率贷款,这是1%的成本,只要本个月内的汇率涨幅超过1%,就是成功。如果是两个月的理财产品,那么,至少可以做两次。不过,也可以实行按日结算的4倍基准利率贷款进行操作,有一天算一天。如果汇率上能够净获利8%,就是给投资者带来4%的净回报率,如果是两个月理财产品,就是带来年化24%的回报率。如果服装系列产品投资3亿元(包括三分之一店租、员工成本),至少可以销售到6亿元,银行可以收取1%的服务费即3000万元,厂商或百货公司可以分得1.35亿元左右,投资者可以分得1.35亿元左右,投资者两个月的回报率是45%,加上8%的汇率投资收益,就是53%的收益率了,一年六期就是53%×6=318%的回报率了。谁说银行理财产品回报率竞争不过互联网理财?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银行通过3个创新,理财产品年回报率就会超过300%,超越互联网理财是轻松的。如果银行愿意创新理财产品,笔者可以在汇率风向标的欧美元趋势预测、选择汇率品种上给予指导,可以在服装系列产品的款式、定价、营销、销售、渠道、品牌创新方面给予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