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福洪
“互联网+教学”若实施,传统教育模式有可能衰落,并非教育机构衰落,而是知识分子的教师借助传统教育模式影响人的社会功能的衰落与教师人数下降的衰落。从更深层看,被互联网淘汰的不是真正的教师,而是对教师职业忠诚度低、教学态度差、教学技能不高的人。
让我们先看看作为最纯粹的互联网一代——90后的解读:
1、传统学校:教师是先知,学生是群盲。
互联网人:我们要听最好的老师上课。对没有充分准备、没有精心策划、没有大量知识储备并在讲课中涌现、没有兴趣的课,当然没有人听,不玩手机干什么?
2、传统学校:讲课是老师的权利,认真听课是学生的义务,你认为讲得不好也得做出认真听课的样子。因为,这一次课我准备了一晚上,集中了我一生的智慧,你认真听讲,是对老师的尊重。
互联网人:像你这样的课,讲的知识在互联网上很容易找到,谁愿意听你讲些没用的东西,提不起兴趣。
3、传统学校:我们述而不做,我们以教材为中心。
互联网人:我们需要的是知行合一,教学做合一,我们不可能去做高深学问,只能是凭劳动获得收入,学会做事是我们读书的动机,不用的知识就无用,只有能用的知识才要学。
4、传统学校:讲台就是圣坛,老师天天要登坛作法。
互联网人:高人不在教师队伍里,或许就是在劳动岗位上的能工巧匠。
5、传统学校:教师是社会正能量的守望者。
互联网人:教师也是人,不可能高尚到那里去,做高尚的人有什么好处?
6、传统学校:教师教的新知识,就在他们心中种下一颗种子,可能一百个孩子里有一个因为我们的课程而成功,就觉得这个课就没白开。
互联网人:教学要有效率与效益,再也不能广种薄收了。
学校从来就不可能脱离波澜壮阔的社会进程而独立存在,但是社会往往喜欢把教师抬到云端,扮成超然物外的力量。传统教育所显示出来的这种超人思维,其实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一种通病:只出主意,不担后果;只讲知识,不管能力;只管传授,不论结果。这才是导致传统教育衰落的深层原因。
2015年6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