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化油及破乳方法


  当油和水相混,又有乳化剂存在,乳化剂会在油滴与水滴表面上形成一层稳定的薄膜,这时油和水就不会分层,而呈一种不透明的乳状液。当分散相是油滴时,称水包油乳状液;当分散相是水滴时,则称为油包水乳状液。乳状液的类型取决于乳化剂。   

      1.乳化油的形成

      乳化油的主要来源:①由于生产工艺的需要而制成的。如机械加工中车床切削用的冷却液,是人为制成的乳化液;②以洗涤剂清洗受油污染的机械零件、油槽车等而产生乳化油废水;③含油(可浮油)废水在沟道与含乳化剂的废水相混合,受水流搅动而形成。

      在含油废水产生的地点立即用隔油池进行油水分离,可以避免油分乳化,而且还可以就地回收油品,降低含油废水的处理费用。例如,石油炼制厂减压塔塔顶冷凝器流出的含油废水,立即进行隔油回收,得到的浮油实际上就是塔顶馏分,经过简单的脱水,就是一种中间产品。如果隔油后,废水中仍含有乳化油,可就地破乳。此时,废水的成分比较单纯,比较容易收到较好的效果。

   2.破乳方法简介

   破乳的方法有多种,但基本原理一样,即破坏液滴界面上的稳定薄膜,使油、水得以分离。破乳途径有下述几种:

      (1)投加换型乳化剂。例如,氯化钙可以使钠皂为乳化剂的水包油乳状液转换为以钙皂为乳化剂的油包水乳状液。在转型过程中存在着一个由钠皂占优势转化为钙皂占优势的转化点,这时的乳状液非常不稳定,油、水可能形成分层。因此控制“换型剂”的用量,即可达到破乳的目的。这一转化点用量应由实验确定。

      (2)投加盐类、酸类 可使乳化剂失去乳化作用。

      (3)投加某种本身不能成为乳化剂的表面活性剂 例如异戊醇,从两相界面上挤掉乳化剂使其失去乳化作用。

      (4)搅拌、震荡、转动 通过剧烈的搅拌、震荡或转动,使乳化的液滴猛烈相碰撞而合并。

      (5)过滤 如以粉末为乳化剂的乳状液,可以用过滤法拦截被固体粉末包围的油滴。

      (6)改变温度 改变乳化液的温度(加热或冷冻)来破坏乳状液的稳定。

      破乳方法的选择是以试验为依据。某些石油工业的含油废水,当废水温度升到65℃~75℃时,可达到破乳的效果。相当多的乳状液,必须投加化学破乳剂。目前所用的化学破乳剂通常是钙、镁、铁、铝的盐类或无机酸。有的含油废水亦可用碱(NaOH)进行破乳。

  水处理中常用的混凝剂也是较好的破乳剂。它不仅有破坏乳化剂的作用,而且还对废水中的其它杂质起到混凝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