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攻占K12领域还需一些耐心


昨日企鹅智库发布在线教育报告,中国是除印度之外在线教育增长最快的国家,增长率为52%。

2014一整年合计投融资超过44亿元,其中K12为最热门的投资领域,所获投资占整体投资的31.7%,投资占比同比增加一赔多,市值约为2550亿。

虽说市场是火热的,几乎每天都有新的教育公司诞生,然而却也每天都有教育公司倒下,2014年倒闭或转型的教育企业有60家,其中K12类占12家。

比比皆是的失败例子让各商家们忘却止步,然而自古就不缺少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人,更何况此处有金山,此处有肥羊。

是机会还是厄运

不论何种企业,都有一个类似的说法,那就是越早进入越有利,越早进入获利越多。

投资是这样,股票是这样,市场如是。就连著名的二八分定理中,那重要的“二”,也多是早踏入的那批。

那么对于K12来说,现在进入是再好不过的选择。因为整体而言,一二三线城市的互联网教育均处于初始状态,几乎所有产品的渗透率均低于5%,半数用户没有用过相关产品,并且纵观此领域,还没有一个龙头出现。随着互联网的普利,其中有很多领域的潜力都有待发掘。

有一个领域可以去重视,那就是O2O领域。在全民O2O的环境下,用户习惯已被培养起来,对于已习惯上门家政、上门美甲等上门服务的用户,再多出一个上门家教也会自然接受。

还有一点就是,对于二三线城市来说,资源分配严重不配等,二三线城市的线下资源远远低于一线城市,不足一线城市的一半。不过二三线城市用户对于在线教育的开支高于一线城市,对于在线教育整体满意程度也高于一线城市,这说明在二三线城市有更多的市场机会。

但是早进入要承担的风险很也更高,不成功,便成仁。尤其对于一个初创型企业来说,选择K12就像是往火坑里跳,所耗费资金就像是一个无底洞。就拿梯子网来说,几个月就花光了公司融资,最终走向失败的道路。

前车之鉴告诉我们,别走的太快,走的太快会摔得更快。近期有分豆教育正在将其业务领域从K12向K16延伸的新闻,中小学之外还加入了大学的四年。可以看出分豆想要在此大干一场的雄心壮志,然而还是要提醒分豆,雄心皆可贵,但且不可急功近利,步了梯子网的后尘。

市场前景

对于市场来说,K12的教育可谓是刚需。由于中国的传统教学体系,每一个学生都必须经过从小学到高中的12年,所谓的K12领域。所以说这部分学生可谓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据统计国内K12学生数量约为1.8亿。

从年龄来看,K12难做有它的必然原因。首先,小孩年龄差异大,最小的为一年级学生,最大的为高三年纪学生,每一个阶段的孩子心智成熟度都有很大差异,平台无法使用一个体系对待所有学生。

与相对垂直些领域相比,K12可谓出身就为大型平台,打个比方说,一个垂直于英语的平台,它只需要做英语一门课就可以了。而对于K12来说,它所面对的是12个年级的学生,若每个年级9门课来算,课程总数加起来至少也要有108门,还不算地区教材不同带来的差异。这就导致了平台碎片化,需要耗费很多的人力物力。

还有一点需要明白的是,对于K12领域的消费者而言,学生是没有经济来源的,家长才是消费的主力军。据调查在K12领域的家长中,有40%的家长每年在孩子课外的教学费用上投入5000元以上,其中15%的家长投入甚至过万。且预计以后在此的投入只会越来越多,不会越来越少。

最后,不论是何种形式的平台,都要面对学生时间有限的问题。互联网教育再火热,那也是在“体制外”,非主流部分,学生的大部分时间还是要呆在学校里上课。虽说有寒暑假,有周末,可终究不是主要时间。

互联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无限种可能,每一种可能都是一种机会,能否抓得住,就要各位商家见仁见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