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广义虚拟经济学说对旅游资源开发核心问题的认识


基于广义虚拟经济学说对旅游资源开发核心问题的认识
旅游资源开发是针对旅游资源而进行的开发活动,或者说是以旅游资源为原材料,经过人类的加工创造,将其转变为旅游产品的过程,是一种技术经济活动。这一观点从纷繁复杂的旅游资源开发活动中抽象出了其共同特征,但美中不足的是,该观点并未揭示出如何进行“加工创造”方能顺利实现由资源向产品的转化。广义虚拟经济从人的精神需求出发,分析了产品的信息容介功能,提出了“二元价值容介态”这一概念,总结了价值进化及其发展规律,为探讨上述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
广义虚拟经济实质上是一种基于“生活价值论”的人本经济,着重考虑人的心理需求及由此反映出来并以社会进程中所生成的信息态为基础的价值演化规律。人的生理需求得到满足之后,精神需要便日益凸显,并转化为巨大的生产动力。如果说人的生理需求主要通过物质性产品得到满足,精神需要则主要通过信息性产品或服务予以满足。可以说,后工业社会中的商品既是实体,又内嵌物质性及精神性,系一体二性的复合。这两种因素融合后会形成更高的价值,实质上是一个不断容纳信息的进化过程,广义虚拟经济学将这种由实物价值和虚拟价值通过相互纳入彼此的信息而结合产生质变的二元价值状态称为“容介态”。据此分析,旅游资源开发的核心问题就是赋予旅游资源以某种能够游客心理需求的信息,并通过各种方式将这种信息传递给游客。
例如,经过多年的研究、比较和摸索,玉龙雪山被赋予“北半球维度最低的现代海洋性冰川”、“玉龙第三国”、“殉情圣地”三项核心信息,对外传播中使用“大爱无相•缘归玉龙”作为主题口号,并通过修建登山索道和木栈道、建设“冰川公园”和“云杉坪”景点、推出《印象丽江•雪山篇》实景演出来传递上述信息,以满足游客对自然的回归、对世外桃源的憧憬和对纯美爱情的向往。不难看出,旅游资源开发的关键就在于赋予何种信息才能既体现旅游资源特质又满足游客心理需求,亦即,怎样才能使旅游资源承载的信息与游客本身的心理时空感受互相融通。根据广义虚拟经济理论,旅游资源开发中应注重研究的心理需求,注重泛媒体的参与性、文化与生产的关联性,将传媒作为基础设施,将文化作为基本的原材料,将人力资本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来源:李庆雷,暴向平,肖洪磊.广义虚拟经济视阈中旅游资源开发理论新探.《旅游研究》,2015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