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法律人最崇高的使命”,这是库尔勒市众城法律志愿者服务队提出的口号。
服务队没有办公室,只能把创建人新疆梨城律师事务所律师任育民的办公室拿来兼用,办公室里,锦旗太多没地方挂,来咨询法律问题的群众络绎不绝……
这支看似不起眼的志愿者队伍,撑起了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和巴州本地困难市民合法权益的保护伞,30余名法律志愿者义务为他们提供法律咨询服务,符合条件 的还将提供免费法律援助,帮他们打官司、申述、申请工伤、劳动仲裁等各种法律服务。服务队成立一年来,已先后为58人开展义务法律代理。
用法律帮“没钱的人”
库尔勒市众城法律志愿者服务队是2014年1月24日经库尔勒市志愿者服务协会批准成立的,创建人新疆梨城律师事务所律师任育民说,之所以起名叫众城 法律志愿者服务队,是因为立意“众志成城、法制兴邦”。“之所以成立这支法律志愿者服务队,是为了充分发挥我们的优势,为那些困难群体开展专业的法律义务 援助,简单地说,就是用法律帮没钱的人。”一见面,任育民就开门见山。
任育民告诉记者,服务队目前已有31名队员, 由新疆梨城律师事务所律师、自治州、库尔勒市公安系统热心干警、巴音公证处的爱心公证员、医疗卫生系统的爱心医护人员、企事业单位等爱心人士目前共计三十余名成员组成,代表协会开展法律专业领域志愿服务工作。
因为志愿者们都有自己的日常工作,还要为困难群体提供免费的法律帮助,所以他们都很忙。
“我跟你说啊,你这个要按照合同来,可以向老板要求多补给你4个月的工资,你需要回去准备这些资料……”任育民向前来咨询的在工地上务工的王映强说,他还拿出一本《劳动合同法》小册子送给王映强。
旁边有一位裹着纱布的年轻人,一看也是外地务工人员。他是来咨询受伤赔偿事宜的。任育民告诉他,“要去找能证明你在工地上工作的证据或者证人,比如说 领工资的花名册,或者让你签字的单子、给你预支工资的条子,一同工作的工友们也行。同时,做工伤鉴定,如果老板不愿意按工伤赔偿,我们可以帮你去做劳动仲 裁或者上诉。”任育民还翻出一本关于工伤赔偿标准的资料,让他回去看。
看着他忙忙碌碌的样子,看着这些前来求助的人对他们信任的目光,记者都感觉到志愿者们真了不起。
全情投入不计回报
对于成立志愿者服务队,任育民还是很有经验的。库尔勒市首支志愿者服务队——库尔勒爱心互助服务队就是任育民和朋友们共同发起成立的。
33岁的阿米娜·木塔里甫是一名律师,她2010年在任育民的影响下,加入了他组建的库尔勒市爱心互助志愿者服务队,2014年又加入了他组建的法律志愿者服务队。
最近她正在为一件还未了结的案子忙碌着,“为了找到被告,我连续几天都守候在被告人家门口到晚上两点多,现在想想还挺后怕。既然接了这件法律义务援助 案,就一定要实现对当事人的承诺。”阿米娜牵挂的当事人叫热孜万古丽。家住和静县的热孜万古丽因交通事故致残,至今得不到赔付,家里为了给她治疗,变卖了 所有家产,包括赖以生活的羊群。一筹莫展的热孜万古丽找到了阿米娜。了解案情后,阿米娜决定帮助这个不幸的家庭,并通过法律程序为热孜万古丽争取到部分保 险赔偿。“这还远远不够,一定要找到被告,让他承担应承担的责任。”为此,阿米娜自费为热孜万古丽在报纸上发公告,多次前往焉耆县、和静县等地寻找被告。 “既然答应帮助她,我绝不会放弃!”阿米娜坚定地说。
任育民从部队上转业后,就开始自学法律,2010年5月开始律师执业前实习后,他就开始帮助残疾人提供法律服务,共帮助了100余名残疾人,还 被巴州残疾人联合会聘请为常年义务法律顾问。长期的“维权助残”经历,使任育民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编写的《残疾人法律知识问答》、《残疾人法律 法规汇编》等法律知识宣传资料受到了广大残疾人朋友的欢迎。
他还自费建立了免费法律服务网站——。每天他都要花2个小时时间,在线回答网民们的各种法律咨询。到目前为止,148法律网已在线免费为超过8万多人次义务提供了法律咨询解答服务。
2014年4月,库尔勒市法律援助中心转来了一件案子。6岁的丹丹在幼儿园期间,被同班的一个小男孩打伤,眼睛受到轻微伤,视力下降,花去了5000 余元医药费。由于丹丹是单亲家庭,经济比较困难。任育民免费代理,经过三个月的奔波,经历了调解、立案、开庭等程序,库尔勒市人民法院做出公正的判决,丹 丹得到了应有的赔偿。丹丹的妈妈说,“是法律志愿者服务队帮我度过了这个生活中的难关,让我对法律的公正有了更深的理解。”
2014年2月,库尔勒市法律援助中心转来一件刑事案件,当事人20岁的蔡某被一审法院以“聚众斗殴”罪名判处有期徒刑4年,蔡某不服提出上诉,但因 家庭贫困无钱聘请律师。于是任育民又义务为其代理,经过调查取证、补充证据,最终让法院认定当事人是“互殴致人伤害”,对其做出了从宽处罚,判处缓刑。蔡 某说,“法律真的是公正的,任律师这样帮助我一个素不相识的人,我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我以后一定要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2014年1月,内地来疆务工人员小孙欲从郑某手中接手一超市,在签订超市转让合同中,由于不懂法律知识,对于合同条款理解不到位,合同中关于超市的 年租金约定不清楚。导致在接手超市后次月租赁合同到期,原房东来收取租金。小孙认为自己受到欺诈,但是又无力聘请律师。任育民经过多次调解,最终维护了小 孙的利益。
2014年3月,甘肃来疆务工人员梁某找到任育民,哭诉了自己痛苦的婚姻,2010年,年仅19岁的她,被父母换亲给二师38团的一个年仅15岁的男 孩。虽然两人从无婚姻的实际关系,但是由于靠瞒报年龄领取了结婚证,那一张结婚证,剥夺了她寻找爱人的权利,她想提出离婚。任育民分析后认为,此婚姻因双 方都不满国家的法定结婚年龄,因此,应认定为无效婚姻。任育民代她向辖区法院提出认定无效婚姻的诉讼请求,最终帮她解除了套在身上的“痛苦枷锁”。她对任 育民感激不尽,“太感谢你了,要不是你,我还在痛苦的深渊里挣扎,对生活已经感到了绝望。”
“懂法的雷锋”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众城法律志愿者服务队成立后,系统开展了以预防青少年犯罪为主的“雨露计划”等活动,定期开展法律宣传咨询进学校、社区、机关、企业,平均不到一周开展一次宣传活动。
有一次在迎宾社区开展法制教育专题讲座后,一位家长专门前来感谢,“从听了你们的讲座后,我家儿子像变了个人一样,再也不跟那些坏学生来往了,谢谢你们呀。”
任育民、毛新勇、张皓添三位律师还组织了法制教育宣讲团分别到市一中、二中、四中,市一小、二小、四小,为同学们进行了题为“健康成长、与法同行”、“远离犯罪”等六场青少年法制教育讲座。
张皓添是众城法律志愿者服务队的一员,也是一名有着5年从业经历的律师。他说自从开展法律义务援助以来,总感觉时间不够用。“有一次去学校宣 讲,当学生了解到考试作弊行为已经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后深受触动。很多孩子这才真正意识到,法就在身边。”张皓添说,“全社会都在为全面推进 法治中国建设而努力,我们也应该发挥自己专长,让更多的人懂法、守法、用法。”
志愿活动开展以来,志愿者也会听到一些风言风语,但更多的则是社会各界的鼓励和感谢。一次,张皓添在公交车站等车,两位老大妈远远看到他后跑过来,给 了他一个大大的拥抱,说,“小伙子,谢谢你啊!”张皓添半天没反应过来,事后才想起来,原来他给大妈所在社区讲过课,还给她们做过财产分割方面的法律咨 询。这事让张皓添自豪了很久,每每想起来,都让他觉得自己现在做的事情很有意义。
“法律工作者要赚钱,更要竭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我们就要当懂法的雷锋。”正是在这样的理念的感召下,库尔勒市巴音公证处公证员赵浩旭,库尔勒市普惠 派出所民警衣凯等都加入到这去法律志愿者服务队伍中来。他们都有着光荣的“法律志愿者”称号,他们能够汇聚到一起,都是因为坚守对法律的信仰、坚持对弱势 群众的无私奉献。他们善于解决实际问题,不做志愿服务的表面文章;他们善于体恤民情,绝不高高在上以法律专业人士自居,而吓退前来咨询的普通农民工。
说到今后的志愿服务规划,任育民信心满满:“十八届四中全会将主题明确为‘依法治国’,让我们更有信心做好法律志愿者服务,我们今后将争取在全市79个社区实现法律宣传全覆盖,在所有中小学开展法律讲座。还要动员更多的法律工作者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贵阳刑事www.gzsif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