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P2P行业发展可谓是风生水起,自2015开始更是呈现迸发式发展。据报告显示,2015年3月份全国P2P网贷参与人数日均13.99万人,较上月份日均11.41万人,增加了2.58万人,增长了23%,且创历史新高;与上年同期日均5.5万人比较,增加了8.49万人,增长154%。7月18日,《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一颁布,更增加了行业人的信心,更多的理财者也纷纷加入到互联网金融理财的行列中。然而在P2P得到得到正名发展的同时,P2P该如何更好地发展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其实,对于网贷投资人来说真可谓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喜的是网贷行业好消息不断,P2P发展前景得到肯定,愁的是网贷平台扎堆兴起,有“量”却不一定保“质”,频频被曝出现限制提现、平台失联、老板跑路等问题。事实上,这类平台无非是在上线之初大量发布秒标和高额投标奖励,以达到快速吸引聚集投资人资金的目的。不少刚入网贷大门的投资新人被此类打着“高收益低门槛”旗号的平台吸引,不多加考虑便将钱投进去,甚至有不少在网贷行业打滚多时的 “老投友们”也深陷其中。 互联网金融发展速度太快,导致整个行业显现出一股抑制不住的焦躁情绪,不管是个人还是企业都迫不及待进来插一脚,想要从互联网金融这个蛋糕中分走一杯羹。这也就不可避免的使得整个行业鱼龙混杂,真正在做实业的平台发展步履维艰,而早期上线的平台也在发展过程中走得越来越偏差,变得热衷于追求庞大的成交额。为了迎合投资人需求,实现快速发展,甚至有的平台大量拆标。这样不但增加了平台风控难度,更增加了投资人的投资风险。 同时,P2P行业所有的风险都源于拆标引发的各种问题。如果没有这些问题,P2P网上理财做的其实就是类银行业务,仅需要承担坏账风险,但拆标产生额外的 、无法控制的、诸多后遗症。正是洞察“拆标”行为背后的巨大隐患、不可持续,本着真正对投资者负责的长远考虑, 其实,我们都应该明确一点,投资没有绝对的“安全”,只能说相对降低风险。在经历野蛮生长后,网贷行业的监管方向越来越明确,细节越来越丰富。在具体的监管条例尚未出台的今天,对P2P网贷行业来说,与其不切实际梦想搭乘互联网金融东风上市,不如退而结网,修炼好自身内功,夯实行业监管、准入门槛、信息披露、风控、信用大数据、投资者损失补偿等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