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如何走真正的工业化之路


  1、正确的发展方向(从哪个方面开始着手工业化?哪里是我们的优势?哪里使我们的劣势?具体怎么执行?)

  2、初步的知识和人才储备
  3、初步的技术储备和技术设施建设
  4、足够的劳动力,这里的劳动力指的是具备工业化劳动技能的劳动力,而不是印度二等公民或者是旧中国的那些只会种地的农民。
  
  一旦第一步走出,并走向正循环,这个过程经济增速会很快,印度那么烂的国家还能整出7%的增长率就知道。
  
  在初步工业化完成之后,肯定还会遇见很多新的问题
  
  到了这一步,对于小国和大国而言,其问题就开始变的不同了,对于小国(地区)而言,由于其人口相对少,工业规模有限,所以他们只要抓牢优势项目并配合国际贸易分工,完全可以一跃成为发达国家(地区),比如说亚洲四小龙。
  
  但是对于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大国而言,比如说印度、日本、巴西、南非、中国等,问题就没那么容易,因为单靠一两个优势产业无法容纳如此多的就业人口,而大规模的投资一旦失控极易引发大规模通胀和社会阶层分化,
  
  比如说新一轮的社会重新分工,比如说通货膨胀,比如说社会阶层分化导致国内矛盾加剧,比如说优势产业遭遇瓶颈劣势产业未能发展起来,比如说能源和资源受到了限制。比如说开始参与国际竞争后面临的本国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不足等。
  
  所以这些大国必须寻找新的出路。有的成功了,即使战败也算是成功了,比如说日本,战争的失败并未妨碍他们成功的打开了整个亚太市场;有的失败了,比如说玩反向城市化的拉美。
  
  好吧,全世界200多个国家,那么现在的发展中国家内有几个能成为工业国家,也就是发达国家或者准发达国家?
  
  抛开30个左右的北欧、西欧、南欧、北美、澳洲、日韩新公认的发达国家。
  
  就说现在的170多个发展中国家。满足我认为的工业国家初级要求的,就只剩下俄罗斯,南非,印度,巴基斯坦,印尼,中国,巴西,阿根廷,墨西哥,沙特,伊朗,越南等大约十几个了。
  
  非洲国家政局混乱,东欧国家人口日渐减少,消费市场狭窄,亚洲和中东其他国家要不就是政局不稳,要不就是国内问题突出。
  
  然后再说第二个,现在有志于向门类齐全的工业化国家发展的,也就是金砖五国+阿根廷了,最多再加上一个被印度步步紧逼的巴基斯坦。印度虽然悲剧,但是人家好歹也在努力提高自己的工业水平,其他国家连印度的这点志向都没。
  
  然后再说第三个,可以说这些问题,在这些大国身上几乎都出现了,通货膨胀、产业瓶颈、腐败严重、社会阶层分化。
  
  那么,可以说,谁能解决得好,谁就能最终成为发达国家。
  
  中国貌似现在整体路子是最好的。而纵观这些现在发展势头不错的新兴经济体,每个国家身上都能看到中国模式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