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在的世界格局中限制了落后国家的活动范围,落后国家参与已经存在但为西方发达国家所主导的全球贸易体系。正是大工业体系的特性和“看不见的手”相结合阻止了这些国家建立自己的大工业体系。试图在西方大工业体系已经占绝对地位的情况下,单靠贸易和国内企业自行发展获得工业化资源和技术,结果就会落入低水平发展的陷阱。因为根据比较效益,建立自己的生产知识体系和大工业体系,需要大量的人才培训,需要漫长的时间和资金,而且开始时做出的工业品质次价高。如果国家政权能够有效阻断其他大工业体系的干涉,在一个足够大的国家内建立独立的经济体系是完全可能的。后发国家要借助西方已经崛起的历史可借鉴,抓住经济进步的关键----工业革命,更快的提高本国的科技和经济水平。这也是在现存的西方大工业体系被资本主义所垄断和限制,进而无法充分扩大为全体人类服务的情况下,建立独立的大工业体系的落后国家的无奈而必然的选择。
一个理想的大工业体系,应该是由基本实行计划经济的重工业体系,和需要自由贸易、强调企业独立性和自由贸易的装配工业、轻工业共同组成的。前者,对有限关键技术和资源进行投资开展,提供基本的工业物资和机械。后者则基本保持前工业时代的体制,利用这些物资和机械完成最终产品的产品制造(包括非实物产品)。发达国家通过对核心产业部分国有化和企业之间的互相渗透,基本建立了这种经济体制,只是装配工业和轻工业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转移到了第三世界国家。而对于一般落后国家而言,后者并不缺乏,缺乏的是无法通过市场经济、自由贸易建立的重工业体系。
落后的重工业体系无法在自由贸易的情况下与先进的对手进行竞争,除非努力发展缩小与先进对手的差距,才有可能改变不利的局面。但在落后国家的重工业体系不断升级追赶中,在经济上遇到的阻力往往越来越大,事实上,西方和买办集体要求开放市场的理由往往正是由落后国家的工业化努力所制造并强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