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融资难、融资贵的原因
1.实体经济投资收益不稳定,影响了出资方的投资信心,即经济运行出现了流动性陷阱;
2.资本市场运行不规范,畸形的高收益导致了实体经济投资缺乏吸引力;
3.房地产呈现的投资、投机属性吸引了大量资金,导致了资金在具有虚拟属性的房地产领域的投资、投机内循环;
4.金融机构经营的垄断性导致资金流入实体经济不顺畅;
5.社会经济结构处于转型期,新老经济产业的转换导致部分商品流通不畅,影响了资金的有效周转;
6.金融深化步伐的加快,导致了资金需求的相对增加;
7.社会投资价值的扭曲导致了资金过多地停留在虚拟经济领域,影响了实体经济的资金供给;
8.金融衍生产品的增多,资金流入实体经济路径的延长,增加了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
二、解决办法
由于目前我国M2/GDP为2,因此社会资金并不缺乏,当前解决我国融资难、融资贵的对策主要有:
1.正确认识此轮全球金融危机,避免前东南亚危机在中国的再次出现;
2.澄清价值误区,树立经济价值来源于实体经济的正确观点,理论上说,金融只是一种价值再分配;
3.加强对于流出资金的监管,防范投机资金出逃导致国内资金失血;
4.规范虚拟经济运行,通过分红派现机制的建立,实现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投资收益率的相对均衡;
5.通过金融改革打破国有银行经营的垄断局面,通过金融机构的竞争,提高金融运行效率;
6.通过房产税等财产税、所得税等税收抑制投机,引导资金进入实体经济领域;
7.通过税收调节,重构国民收入再分配体系,使社会资金在生产与消费之间实现顺利循环;
8.通过大力发展直接融资的方式,提高实体经济资金供给能力;
9.正确认识信用货币下的资金属性,以资金表现出来的非实体形态资本只是商品流通中介,其最终只有通过向实体形态生产要素的转换并通过实体形态生产要素的有效组合,才能创造真正的价值。因此,在信用货币条件下,实体经济从来不缺资金,其缺乏的只是投资收益的吸引力。
有良知的独立经济学者 鲍银胜
2015年9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