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水处理装备标准的总结
1、标准系列化,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体系欧盟、美国、德国等主要围绕一个大系统来做标准,逐步实现标准的系列化。如欧盟的污水处理厂标准,涵盖了污水处理厂从初始建造到污水、污泥处理等一系列操作规程;德国对污水处理厂各构件和技术装备的设计原则进行了规定;美国的“生活污水处理系统标准”、“废水处理系统用组件和装置的评定标准”等涵盖了生活污水处理主要环节及设备。
2、重视性能要求和试验验收从产品角度来看,制造厂商确保了产品的生产供应,但产品的性能,多由用户通过试验和验收来确认。从目前统计来看,德国、美国、欧盟等国外标准,重视对设备性能和试验验收,出台有水处理设备腐蚀防护效果的评定方法等相关标准。
3、设备标准大多是以原则性的规定为主国外标准化组织对设备的标准多以原则性规定为主,一方面是基于国外设备供方经过长期的市场竞争,已建立了完善的企业产品标准体系;另一方面,是由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在标准中均允许由用户和设备供方在合同(协议)中对特殊要求和细节做出规定。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减少标准数量、简化标准结构。
我国环保设备标准问题及标准化工作方向
国内环保设备标准化工作起步较晚,存在着分类不系统、标准不全面、规范不具体等问题,直接导致我国环保设备成本偏高,运行成本高,维护费用大、使用寿命短,对配套设备要求高等一系列问题,进而导致在国内、国际市场竞争能力偏低的现象。
为推进国产设备标准化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分类及型号编制的标准化;②技术条件的标准化,有利于环保设备的规模性开发、生产;③接口的标准化,即配套设备的标准化;④零部件的标准化,即提高零部件的兼容性;⑤设备管理的标准化,要注重环保设备在管理过程中的运行、调整和控制问题。
如果您有更多的疑问,王晓强愿意为您解答,您可以及时与我联系,电话:17001215999,QQ:17001215999。
标注:发布时请加上原创作者名称“王晓强”,否则视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