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我的朋友圈不仅难做大而且越来越小?


 为何我的朋友圈不仅难做大而且越来越小?

------见到于向真老师在我这里留言说‘做大朋友圈’的感慨!

汪华斌

元旦这天我一早外出了,所以晚上回来才见到朋友们的元旦问候;惟独于向真老师还在这里留言,说学习党和国家领导人‘做大朋友圈’。正是这些年的孤独,所以才感慨朋友的珍贵;就如同当年在搜狐管理论坛,我真的把那里当成了我唯一的朋友圈。因为当年正是我下岗之时,现实生活中真的成为了孤家寡人;因为当年我们社会的人害怕下岗人如同见到麻疯病,根本没有主动与你交朋友的。即使是我们社会的各级工会,也都是搪塞与推辞。所以当时的寂寞的我真的以为这就是朋友,从而全身心地为这个论坛服务。后来随着思绪的离开,这里也就人走茶凉了;再后来到北京去办理签证,这么多论坛与博客竟然只有博联社的主动联系我;从而结识了唯一一个博客上认识并成为现实社会朋友的网络。正因为如此,所以于向真老师的留言引发了我无限感慨。

在我们中国人的习惯中,我们认识的人都想纳入自己的朋友圈;正因为如此,我们的同学是朋友;我们的同事也是朋友。如果按照这样推论,我们从小学到大学分别会有多少朋友呀;同样我们在任何单位都会认识一些人,所以同事这个圈的朋友也不少。如果在推论我们在社会上的办事,我们又会增加不少朋友。因为这些朋友不是血缘或亲戚关系形成的,而是自己在社会上自然形成的。也就是说如果这样计算起来,我们每个中国人是不是朋友应该越来越多;而且还是老了后的朋友达到最大数。然而别人如何我不知道,却知道我自己却是朋友越来越少;因为现在如果不是我主动与别人联系,那么我就可能是宅男了。

是啊!抛开当年中小学同学的多年没有联系不说,大学这应该是有联系的呀;如我原来在冶金工业部工作时,多么偏僻单位的大学同学也会与我联系;因为我们那时都在冶金系统工作,所以不少单位负责人也要求他(她)们能与上面建立联系。可后来我从高层突然间调到基层后,自己一下子变得无人过问的人了;后来是自己天不怕,主动与一位认识的领导联系;结果改变了自己孤零零的状况。再后来我又到了武钢全质办工作,结果不少同学竟然又主动找我了;不仅有拜访领导的找我,就连住武钢医院开后门的也找我。我这人最大的缺点就是热心,任何找我的全部是有求必应。也正因为如此,所以有人说我这时的朋友最多;因为即使是武钢门卫也有我的朋友。当然也有人善意提醒过我,别人联系的都是往上越来越大的领导;咋你却结交这些最底层的人呢?我当时没有想过为什么,只说这些人够朋友;自然自己也就必须要讲义气。

的确很快就看出成果了,那些经我认识领导的同学都获得了提拔;然而提拔后这些人音讯全无了,因为下岗这些年只有在新加坡当部长的那位同学主动联系过我两次。而即使是武钢的同学,在我下岗后也突然间整体失去了联系。至于那些底层的老百姓的确如此,因为他(她)们即使想同情我也无能为力;正因为如此,这些人也主动失去联系。也就是说自从我从武钢下岗后,武钢这里竟然没有任何朋友了;因为就连那些我为他卖命赢得高级官员也从未过问我的事,仿佛我在武钢这里成为了佰生人。因为在我离开武钢那些年正是大捞的时候,所以没有人没有时间来谈论你这不可能带来利益的人;自然也就没有人再当我是朋友了。倒是外国的几位导师还问我的近况,这就是我当年在武钢朋友遍地开花的结果。

离开武钢后的那些年,因为不断有工作单位找我;所以我总把‘新朋当旧友’,因而心理也没有什么不平衡。同样是因为我的豪爽,所以到任何单位总是围着我的人不断;在这些围着的人,绝大部分还是想从我这里学习知识的;因为知识层面高实际就是无限风光之人。在这样的环境下,我竟然主动联系一位武钢不太熟悉的人来红桃K工作。谁知当大家都掌握了知识后,我竟然成为了很多人暗地里攻击的对象;正因为如此,这位我联系来的人竟然成为接替我的人;而我离开后也就没有联系了。后面几个单位也都是如此,因为竟然有人上我家门送礼;然而当我离开那单位后,即使再如何的朋友也没有联系了。

在这些年的人情世故中,我突然间回忆起了当年在社办企业的同事;那时我们在一起也是相当快乐的,只是因为这些年我自己太忙碌而没有与他们联系;于是我就请人在鄂州酒店联系了两桌酒席,费用全部由我一人出;主要是与大家聚集会面畅谈。是啊!这些人有的差不多有近四十年没有见面了,但见面也没有了往日的热情。更重要的是这次聚会过后,并没有什么人主动与我联系;因为当年那你来我往的心情都没有了,大家依然还是在不同的轨道上进行着各自的人生;因为不联系就没有交际。

我想起我从美国回来时,自然是大把大地购买礼物;因为我要考虑的既有九十多岁的老人,也有刚出生的孩子。正因为如此,所以我的购物清单写满了几大张;当时我儿子说我累不累,我还说他不懂礼节。然而懂礼节的我也只有几个退休的老朋友往来,而送出去的礼物也只有三分钟的热度;因为当我独自在国内时,竟然只有我的老娘想起叫别人来电话问问我。因为往来的人不是找你帮忙,就是要你找某人帮忙;而没有无事相互往来的朋友。

为什么我的朋友越来越少,我自己也纳闷;因为我虽然没有权力,但还是拥有知识可以帮助别人呀。然而在我们这权力利益最直接而且也快速的社会,再也没有人找你寻求知识帮助了;正如我老家农村干部所说,他们需要的不是高谈阔论而是权力;所以他们不欢迎我回乡指导乡亲们创业。

当我早上想到今天无所事是,是不是找个朋友聊天;然而却无法想到合适的人。因为我放眼望去,外面灰蒙蒙的雾霾让你看不清远处的高楼;但却能看清马路上密密麻麻的车堵在一起仿佛是一个长条形的停车场。这就是我们今天的社会,朋友是别人能看清从你这里得到什么后的共识;如果感觉到你这里一无所有,即使你这里通畅也不会有朋友主动而来;因为我们社会的车即使堵也会在等待中向权利而去,这就是我这豪爽之人为何朋友越来越少的原因;因为朋友再也不是友谊与友情的概念了,它也是权利的标签了。

古有“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今有“有权千里有人奔,无权眼前无人知”;

为什么连豪爽的我也是朋友越来越少,这就是原因。我想起了我2000年曾写过的《一个半朋友的故事》,它只能说明我在豪爽之中忘记了这条中国定律;所以有权时朋友聚集太多而自豪自己的豪爽,谁知它还是权力的产物;只是现在才明白而已。为什么我们中国的朋友遍天下,原因是你懂的。

问候我的所有网络朋友,因为这些年是你们总陪伴在我的文章周围;这也是我至今依然坚持更新博客的原因。谢谢你们!你们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