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公墓分经营性和公益性,那么请问一个问题:以什么地定义经营性公墓的经营的概念呢?人们花较多的金钱在经营性公墓中去购买什么?在土地面积和使用年限都被法律明确规定的状态下,经营性公墓又经营什么具体的内容呢?
有人说我们经营服务。
服什么务?为谁服务?为活人服务还是为逝者服务?
为活人服务,就是协助安排相关的殡葬事宜,为逝者服务就是引导逝者去实现他的信仰。
事实上,一般公墓的工作主要是为活人服务。那么,老百姓花钱购买的服务总是可以量化而且有限。因此公墓在服务上的所获取的利益也应当是有限的。但是,为什么公墓会有出奇高昂的价格呢?是不是老百姓用高昂的价格去实现了他们在精神上的追求呢?应当是这样,可事实不是这样。
我看到的那些经营者大多以经营性公墓定价的自由性在土地上大做文章,即使有些以逝者为中心的活动 ,也多是对逝者过去行为的总结,而不是重在引导逝者的灵魂走向更高的生命形式。所以,这种高价格上的服务实则与逝者的未来无关,与精神存在无关,与灵魂的永在与转换无关。百姓付出的昂贵的金钱就这样直接变成了利润,而对逝者未来的生活,无论是家属还是经营者都基本上缺乏真正关心。
这种经营性公墓不关怀和经营有关人类灵魂永生文化的精神性活动,全部的经营活动只围绕两件事一个中心:购墓与使用——现金交易。这在我看到的那些经营性公墓里普遍存在的现象。
这种现象的背后是什么呢?从理论上讲,那无疑是实用主义、功利主义、人类生命现象的生物学解释笼罩了当下人们的世界观的结果,人们普遍缺乏了对生命本质存在的空间的积极探索的精神需求,是片面地理解所谓科学世界观所反映出来的精神堕落。我看到的那些经营性公墓的粗糙的经营活动证明了这种堕落。
在这种堕落的后面就是垄断市场和高利润,这就是经营性公墓指标成为稀罕物的真实原因。
我认为。
2016年1月9日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