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务上有突破——2015“打虎”综述(4)
如果就职务论职务,2014年“打虎”无疑已达到顶峰。2014年7月,原十七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周永康“落马”,成为建党建政以来因贪腐被查的最高级别官员。在周永康被查的前一个多月,全国政协副主席苏荣、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徐才厚相继被查;而在此之后,曾任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转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统战部部长的令计划被查。也就是说,2014年共有1名“正国级”和3名“副国级”高官被查,绝对是“空前”,估计也是“绝后”了。
但就实际权力而言,以上4人的政治辉煌期实际上已过,或者说他们都属于“过气”政治人物。周永康、徐才厚“落马”时已经退休一年多时间,早已离开权力中心,在西方发达国家就是一退休老大爷;苏荣“落马”前一年多,由江西省委书记荣升为全国政协副主席,但这种安排,也仅仅是对地方大员的安慰性提拔,个人的政治影响力已远不及从前;而年富力强的令计划在“十八大”召开前夕从权力中枢转任“二线干部”,则明显遭贬职甚至可以说是“待处理干部”。
再看看2015年查处的实力派高官。2015年“落马”的最高级别官员系原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郭伯雄,其在职时的实际地位较徐才厚稍微靠前,但在位时的政治影响力较周永康、令计划仍有不小的差距。退休两年多的郭伯雄,在“习王反腐”的狂潮之下,尤其是同为军委副主席的徐才厚“落马”之后,其政治影响力实际上已经可以忽略不计。相比较军内多家“将门虎子”来说,郭伯雄家族最为可悲的是造成如今“熊父熊子”之局面,上将老子与少将儿子竟然在5个多月内相继被移送军事检察机关,从将军瞬间沦落为“阶下囚”。
相比较以上5名“过气”高官来说,2015年“落马”高官中,不乏手握重权的政坛“重量级”人物,最具代表性的有周本顺、苏树林。
河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周本顺。“十八大”之后“落马”的高级干部中,除了周永康、令计划、徐才厚、郭伯雄、苏荣这5名原“党和国家领导人”外,还有11名正省部级干部(包括蒋洁敏、李东生、李崇禧、申维辰、白恩培、何家成、朱明国、周本顺、杨栋梁、苏树林、魏宏)被查,但周本顺是唯一在任上被查的省委书记,而苏荣是在离任江西省委书记1年、白恩培是在离任云南省委书记3年之后“落马”。周本顺“落马”还突破了另一项记录,那就是成为中共建党、建政以来第一个因个人腐败而遭查处的省委领导班子的“班长”。
从周本顺的履历看,他于2003年11月至2013年3月期间,分别任中央政法委员会副秘书、秘书长。而此间,周永康分别任中央政法委员会副书记、书记。也就是说,周本顺曾长期担任周永康的“大秘”。那么,周本顺被查,也就预示着此前由郭永祥、李华林、沈定成、冀文林、余刚、谈红组成的“秘书六人帮”成功升级为“秘书七人帮”。
再说说福建省委副书记、省长苏树林。苏树林无疑是“十八大”之后“落马”的第一个在任省长,他还是中共建政后非因政治斗争而遭查处的第一名“60后”正部级干部。
有意思的是,苏树林还是中石化连续“落马”的第三任总经理。此前被查的两人分别是受贿1.957亿被判死缓的陈同海及2015年4月27日被宣布遭查处的王天普。
极具官场喜感的是,8月18日,福建省省长苏树林在人民日报上发文《周永康带有全家腐特征正家风是必修课》,将周永康、薄熙来、徐才厚、令计划、苏荣等大骂了一通,可一个多月后,苏树林本人也被查。
除了周本顺、苏树林两名“封疆大吏”外,同样身为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的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党组书记杨栋梁也是一名“重量级”官员。他的“落马”估计与石油也有着密切关系。据报道,任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思想政治部总经理的杨栋梁之子杨晖,在杨栋梁接受组织调查的次日也被有关部门带走。
此外,首都北京的市委副书记吕锡文也是炙手可热的政治人物。
不难看出,2015年被查高级官员在职务上的突破,尤其是周本顺在省委书记岗位上直接被查,没有过渡到人大、政协任职后再查,也消除了坊间“被查官员怎么都是副职”的疑问,对于建立“常态化”反腐机制,无疑是具有相当的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