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优产品可获得性水平的确定


产品可获得性水平可用周期服务水平或满足率来度量,它是用来衡量现有库存可以满足的顾客需求占总需求的比率。产品可获得性水平又称顾客服务水平,是衡量供应链响应性最主要的方法。供应链可以通过高水平的产品可获得性来提升响应能力并吸引顾客,从而增加收益。然而高水平的产品可获得性需要大量的库存予以保证,从而又会增加供应链的成本。因此,供应链需要在产品可获得性水平和库存之间取得平衡。最优产品可获得性水平的目标在于使供应链盈利最大化。

最优产品可获得性水平,取决于公司认为怎样的可获得性水平能使公司利润最大化,这从网店经营面临的问题可以明显感受到这一现象。通过互联网,当一家商店出现缺货时,顾客能够很轻易地到另一家商店购物,这种竞争环境使网络零售商面临着巨大的提高产品可获得性水平的压力。同时,激烈的价格竞争环境又迫使网络零售商不断降价。库存过多的网络零售商艰难获得盈利,因此,提高最优产品可获得性水平成为网上经营成功的关键。

为了更好地理解最优产品可获得性水平的影响因素,我们来了解两个概念。超储成本(cost of overstocking)用Co表示,它是企业在销售季节结束时,每件未售出产品造成的经济损失。欠储成本(cost of understocking)用Cu表示,它是企业由于缺货,每丢失一单销售造成的边际损失。欠储成本应该包括当前的利润损失和未来由于失去回头客而造成的损失。简而言之,影响产品可获得性水平的两个关键因素是:产品超储成本;产品欠储成本。首先要注意的是,只有在需求不确定的情况下,确定最优产品可获得性水平才是有意义的。通常,许多企业只是进行一致性估计的需求预测,而忽视对需求不确定性的度量。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不根据产品可获得性水平进行订货决策,它们只是简单地根据一致性预测的结果来订货。在过去的十年间,企业逐步正视不确定性的存在,并开始研究包含不确定性度量方法的预测。相比使用一致性预测方法,将不确定性纳入预测之中,并依据最优产品可获得性水平进行订货决策,可以为企业增加收益。

确定了最优产品可获得性水平的影响因素,现在我们重点讨论管理者如何提高供应链盈利能力。超储成本和欠储成本对最优周期服务水平和盈利性都会产生直接影响。因此,提高赢利性的两种显而易见的管理杠杆为:提高单位残值以提高利润(和最优周期服务水平);降低缺货的边际成本以提高利润(和最优周期服务水平)。提高残值的手段包括将剩余产品销往折扣店,而不是将之丢弃。提高剩余库存的残值可以让企业通过提高产品可获得性水平来增加利润,因为多余库存的成本降低了。降低缺货边际成本的手段包括为顾客安排后备资源(这种做法通常高昂),这样顾客就永远不会流失。通过向顾客提供替代产品也能降低欠储成本。降低欠储成本可让企业通过降低产品可获得性水平(因为有替代产品来满足顾客)以降低季末的过量库存的数量,从而提高利润。

另一种能有效提高供应链赢利性的管理杠杆是降低需求不确定性。随着需求不确定性的降低,供应链管理者能够通过减少超储库存和欠储库存,更好地平衡供给和需求。管理者能够通过以下办法降低需求不确定性:1.提高预测水平。利用更及时的市场信息并通过协作降低需求不确定性。2.快速响应。压缩补货提前期,以使企业在销售季节可对产品进行多次订货。3.延迟。在多产品环境下,尽可能将产品差异化延迟到接近产品销售的时刻。4.量身定制式供应源(tailored sourcing)。将提前期短但报价高的供应商作为提前期长但报价低的供应商的备选供应商。

一、提高预测水平对利润和库存的影响。企业都试图更深入地了解顾客并通过供应链协同以提高预测的准确性。从这个意义上说,需求计划信息系统的应用能够给企业带来帮助。预测准确性的提高能够极大地帮助企业提高利润,同时减少过剩库存,降低欠储成本。随着预测准确性的提高,预期库存超储量和库存欠储量都会随之下降,同时预期利润会增加。

二、快速响应对利润和库存的影响。快速响应是供应链采取的缩短补货提前期的措施。缩短提前期能帮助供应链管理者提高预测准确性,从而更好地平衡需求和供给,提高供应链盈利。如果快速响应使得企业在一个销售季节内能够进行多次订货,这将带来利润的增加和超储量和欠储量的减少。多次补货让供应链能够顺应趋势而不是必须预测趋势,从而更好地匹配供给和需求。快速响应对供应链中的零售商显然是有利的,当制造商缩短补货提前期使零售商能够进行二次订货时,零售商的订单批量将下降。实际上,是制造商出售给零售商货物的数量减少了。因此,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快速响应使制造商的短期利润减少了。这一点需要引起重视,压缩补货提前期需要制造商付出巨大的努力,却似乎是以牺牲制造商的利益为代价来使零售商受益的。快速响应的收益应该在整条供应链中做适当分配,这对于制造与零售已垂直整合为响应型的公司是比较容易的,但对于外包制造功能的零售商,这可能是个挑战。

三、延迟对利润和库存的影响。延迟意味着将产品差异化推迟到最接近销售的时候发生。通过延迟,产品差异化之前的所有需求行为都可以集中进行预测,这使得预测的准确性相对于单个产品的预测大大提高。因此,延迟使供应链能更好地平衡供给与需求,是提高盈利能力的有效管理杠杆。特别是在网络销售领域该策略的利用价值更高,因为顾客下达订单的时间和他们期望的交货期之间存在时差。如果供应链能够将产品差异化推迟到收到顾客订单之后,就能实现利润的显著增加和库存的大量削减。

延迟的最大好处在于提高了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均衡性,然而,也存在延迟成本,采用延迟策略下的生产成本通常高于不采用延迟策略下的生产成本。如果企业生产多种产品,同时这些产品的需求不能预测并且非正相关,企业可以通过延迟策略增加利润,同时更好地平衡供给与需求。如果单一产品占据了大部分的市场需求,这时采用延迟策略可能会减少总利润,因为在这种情况下,由延迟导致的生产费用的增加超过了由集中带来的少量收益。

四、量身定制式延迟对利润和库存的影响。量身定制式延迟是企业对部分产品采用延迟策略,对其余产品则不采用延迟策略,以满足顾客需求的生产策略。采用量身定制式延迟策略比完全不采用延迟策略或者对全部产品都采用延迟策略能获得更高的利润。在量身定制式延迟策略下,企业可以采用不完全延迟策略,而是以成本更低的生产方式进行生产,所生产的产品数量以可能售出的数量为限。对于市场需求量已经确定的那部分产品,延迟策略在提高预测准确性方面所起的作用微乎其微,公司因此可采取低成本方式进行生产,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对于需求不确定的那部分产品,公司因此可采取延迟策略以提高预测准确性。因此,公司愿意以产品成本的提高为代价,来换取由供给和需求匹配程度提高带来的收益。

采用量身定制式延迟策略的一种方法是不用延迟来生产高需求、可预测产品,而只用延迟来生产不可预测的产品。另一种更复杂的延迟方法是将所有需求分成基本部分和变化部分。基本部分使用不带延迟的低成本方法来生产,变化部分使用延迟来生产。这种更复杂的延迟方法更难实施,但是在所有被延迟产品的需求类似时也非常有用。量身定制式延迟策略通过只延迟不确定性部分的需求,对可预测的部分通过低成本、非延迟的方式生产,为企业带来了更多的利润。量身定制式延迟策略比完全没有延迟或完全延迟更能给企业带来利润,但是更加难以实施。

五、量身定制式供应源对利润和库存的影响。量身定制式供应源是指公司采用两个供应源的联合策略:一个供应源注重产品成本,但解决需求不确定性的能力较差;另一个供应源能够灵活应对需求不确定性,但产品的成本较高。为有效利用量身定制式供应源策略,我们把一个供应源作为另一个供应源缺货时的后备供应源。两个供应源的能力必须有所差别,低成本的供应源关注经济性,并只用于满足可预测部分的产品需求,柔性供应源必须关注快速响应能力,并用于满足不确定性部分的产品需求。因此,量身定制式供应源帮助企业增加了收益并且更好地平衡了供应与需求,量身定制式供应源的价值取决于面向稳定需求的供应源所实现的成本的下降程度。如果成本下降带来的收益很小,那么量身定制式供应源可能就不够理想,因为该策略加大了实施的复杂性。量身定制式供应源策略可能基于产量,也可能基于产品,这取决于不确定性的来源。

在基于产量的量身定制式供应源策略下,可预测部分的产品需求由经济型设备生产,而不确定性部分的产品需求由柔性设备生产。当企业要将其大部分生产迁移到海外进行以获得更低的成本时,需要考虑基于产量的量身定制式供应源策略。与更低的成本相伴的是更长的提前期,在这种情况下,在本地拥有生产提前期短的柔性供应源,即使费用很高也是对提前期较长的海外供应源的一个很好的补充。最有效的结合是,将海外供应源用于补充没有不确定性下的周转库存,而将本地供应源作为后备供应源,当需求超过现有库存时才使其发挥作用。

在基于产品的量身定制式供应源策略下,量小且需求不稳定的产品应从柔性供应源处获得,量大且需求相对稳定的产品应从经济型供应源处获得。一些时候,新产品的需求不确定,而大众化产品的需求则比较稳定。基于产品的量身定制式供应源策略下要求使用柔性设备生产新产品,而使用经济型设备生产大众化产品。制药行业通常就是这种情况。

在前面的讨论中,我们假设企业设定预期的产品可获得性水平是不受产能约束的。但通常情况下这种假设不成立,因为达到预期的产品可获得性水平需要的订货批量往往超过了供应商的产能。当只订购一种产品时,采购员最好的做法是订购产能允许情况下的最优订货批量。但当订购多种产品时,采购员必须考虑不同产品之间订货批量的平衡。在供应产能约束情况下订购多种产品时,产品的产能分配应当基于每种产品的预期边际贡献。这种分配方法将使边际超储成本较高的产品获得更多的产能。

在最优产品可获得性水平的设定实践中,我们关键要把握以下四个方面的重点:1.注意预先设定的产品可获得性水平。企业通常没有任何正当理由就预先设定了一个产品可获得性水平。在这种情况下,管理者应该仔细研究该产品可获得性水平设定的根本原因。管理者通过将产品可获得性调整到能使利润最大化的水平,可为企业带来巨大收益。2.因为利润最大化解决方案的适应性强,所以可采用近似成本。公司应该避免过分追求准确核算各种成本以获得最优产品可获得性水平。产品可获得性水平接近最优时产品利润通常也接近最优。因此,公司没有必要精确计算所有成本。合理的近似成本通常是目标产品可获得性水平接近最优。3.估计欠储成本的变化范围。企业设定产品可获得性水平时,常常陷入对欠储成本数量大小争论的泥潭。对成本及其难以量化的组成部分(例如顾客信誉的损失)很难得出一致认同的数据,通过确定欠储成本的变化范围,管理者可以确定适当的产品可获得性水平以及相关的利润。因此,没有必要对欠储成本做出更精确的计算。4.让你的响应性水平与不确定性相适应。管理者应该知道类似快速响应和延迟在未来不可预测的情况下最有效,因此,对于相对可预测的需求部分,管理者应该关注低成本生产方法,即使它的响应性差。但是,需求的不可预测部分应该使用响应性方法(延迟或快速响应),即使它的代价更大。(作者:付金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