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新型智库的使命担当


第一、制定和实施五年计划规划,是中国道路成功的一个重要元素。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和国家领导、组织、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式,就是通过制定中长期规划,特别是五年计划和规划。60多年来我们国家制定和实施了十二个五年计划和规划。当然各个时期的五年计划规划的历史背景、指导思想、历史任务,体制机制、工作方法的不同,实施的效果也各有差异。

由于文化大革命,第三、第四、第五三个五年计划没有形成计划文本,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了七个五年计划,由于经济体制改革和其他体制改革,计划规划的体制、任务、指导思想也经历了重大转变,五年计划的内涵、功能、作用也发生了重大转变。除了第六个五年计划,当时党中央提出了控制数字,主要思想、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之外。其余的六个五年计划规划都是由党中央制定规划建议,以后由国务院组织制定五年计划规划文本,然后由国务院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批准。

实践证明,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即要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前些年我们一直强调是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央特别强调要起决定性作用,这是完全必要的。同时,也要发挥市场政府的重要作用,而制定和实施中长期规划有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包括通过制定体现客观规律和发展趋势的经济社会发展五年规划,有利于明确国家未来发展的总体方向、目标任务、大政方针,合理引导社会共识和市场预期,有利于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提前谋划重大项目建设和突出加强薄弱环节,有利于凝心聚力抓住和用好国家发展重要战略机遇,应对重大风险挑战等等。

当前在世界范围内,除了我国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在60多年时间,连续不断制定和实施五年计划规划。应当说制定和实施中长期计划规划,引导和推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是中国道路的一个重要元素,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独特优势。

不久前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现在国务院和各地方各部门都在根据建议制定十三五规划,十三五时期将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的最后一个五年计划。中央的建议站在历史和时代的制高点,着眼于党和国家发展的全局,对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全面部署,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战略、新思想、新理念。集中体现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我国十三五时期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

按照中央建议制定的十三五规划,将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科学谋划中国到2020年发展的行动纲领。我们经常说一个企业,特别是个优秀企业家,要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盯着市场,另一只眼睛盯着政府,我认为这样才能够把握经济发展的趋势。

第二个观点,从2016到2020年这五年,是中国历史发展历史上极为重要的时期。这是因为,我认为有三个关键。

一是,这五年是我国两大发展战略阶段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继续实现我党确立的第一个百年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冲刺阶段,又是为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基础的关键时期。今后五年搞的好不好,直接决定着能否顺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这是我们党多次强调的战略目标,也可以说是背水一战。这也决定着为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二是,这五年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关键时期。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方略,近两年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已经有了系统的设计和周密的部署,付诸于实践。今后五年搞的好不好,直接关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能否协调顺利推进,对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产生重大影响。

三是,今后五年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爬坡过砍,跨越中等收入陷井的关键时期,目前中国已处于中高等收入发展阶段,即面临前所未有的像高收入国家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中等收入陷井的危险。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情况下,能否成功的转换动力机制,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经过今后五年的努力,顺利实现建议提出的目标任务,我们就可以充分的跨越中等收入陷井,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又一个里程碑。

迄今为止全球还没有一个十亿以上人口的国家成为高收入国家,所以我们跨越中等收入陷井,这是一件具有世界意义的大事,也是人类发展史上的新奇迹。

第三个观点,十三五这段历史时期既定的目标任务非常繁重艰巨。从面临的环境看,我国发展仍然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有着许多有益条件,同时也面临着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因此我们必须全面把握机遇,有效应对风险挑战。

从既定的目标要求看,中央建议与时俱进的提出了十三五时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奋斗目标,就是已经学习过的,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收入差距缩小、全部实现脱贫、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中华文化影响持续扩大、生态环境质量整体改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水平上升、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

实现这些目标要求即要大力发展经济、也要推进社会进步,即要持续发展社会生产力,又要不断完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即要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又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即要全方位推进各个领域的建设,又要着力补齐短板,即要重视薄弱环节又要增加发展后劲。也就是说,我们必须全方位、高质量的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面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领域的改革,特别要补齐多年造成的发展短板,包括消除贫困、治理生态环境、加快社会事业发展等都需要打攻坚战、持久战。

这些是我们党已经向人民、向历史做出的庄严承诺,没有退路。时间紧迫、任务繁重,同时调整和优化结构,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又是难以完全避免的充满阵痛十分艰辛的过程,显然实现既定的目标任务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今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中央已经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了部署,特别是强调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已经明确,需要我们付诸于实际行动。

第四个观点,实现十三五时期奋斗目标和任务,必须树立新理念,紧紧抓住发展的主线。这就是党中央提出的要牢固树立和切实贯彻五大新的发展理念,建设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这五大新的发展理念是十三五时期乃至更长时期发展的主线,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发展思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这五大发展理念是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内在统一的有机体,反应了时代的要求、人民的愿望,具有极端重要的指导意义。这五大发展理念是破解发展难题、开辟发展新经济的根本之策。

推进这五大发展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革命,包括发展理念的变革,发展体制的变革,发展方式的变革,我们要用五大发展理念来规划发展、引导发展、推动发展,这样才能全面开创我国发展的新局面、新境界,也才能完全打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一战。

第五个观点,新型智库的重大使命,是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智力支持。在如此推出的重要五年,完成如此繁重艰巨的历史任务,是对我党执政能力和领导能力的重大考验,我们完全可以相信,我们党有能力、有智慧带领全国人民勇敢战胜各种风险挑战,如期完成既定的目标任务。而同时,实现未来的目标任务需要全国上下各个方面努力同心、顽强拼搏。

各级智库、各类智库以及各类研究机构,存在着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各类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制度化的职责与使命,也兼顾着为社会服务和为企业服务的责任和义务,这就决定着未来的时期,各类智库和研究机构的发展应该服从和服务于我国十三五时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目标任务和要求。

为实现到2020年目标任务提供多方面的人才、智力支撑,为社会各界、投资机构和广大企业提供高质量的智力服务,特别要加强新型智库建设。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更为重视智库建设,对加强智库建设作出了一系列的重要决策部署,最近中央又召开了国家高端智库建设的试点工作会议,进一步推动我国智库建设,我认为各类智库都应该抓住机遇,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忠于使命、勇于担当,更好服务于国家的战略需求,为2020年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发挥更大的作用。

如何发挥智库的作用,讲以下五个方面的认识和体会:

一、要全面发挥智库的功能。新型智库和一般的研究机构功能有所不同,中央文件明确提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以战略问题和公共服务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服务党和政府的科学民主依法决策为宗旨的研究咨询机构。

总的来说我认为各类智库应该承担六大重要功能。

一是服务党政决策,这是智库的基本职责和首要功能。

二是推进理论创新,提供创新性的思想是智库的核心所在。

三是引导社会舆论,要深入揭示党的方针政策、决策部署、研判社会舆情,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四是提供社会服务,接受部门、地方、企事业等社会有关方面委托的咨询任务,提供各类的咨询项目研究

五是参与公共外交,开展多种形式的对外交流活动。对外要发出中国的声音,讲好中国的故事、提出中国的方案。

六是智库先要育人,智库是知识密集、人才密集的地方,智库是出思想、出成果、出人才的机构,所以智库要把培养造就人才作为重要的职能。

各类智库层次不同、角度不同,要做好以上六个方面很不容易,但是要成为国家高端智库是必须实现这些方面的功能,以上看出各类智库实现全面建成小康决胜阶段目标任务中可以说舞台广阔大有作为。

二是善于选择重点研究课题,集中献言这是智库研究的根本推动,当前和十三五期间公共决策许多重大理论问题、实践问题、政策问题需要做深入的研究,我们要围绕中央十三五规划建议和十三五规划中的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来确定研究的方向和重点,善于发现新的课题、寻找新的项目。

譬如,如何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政策把握我们发展新的阶段中,如何深刻认识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如何深刻认识五大发展理念的丰富内涵和基本要求,如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如何引导创新创业适应发展新的理念和产业转型升级大势。现在要强调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要适应这五大发展理念和发展趋势。

再比如,如何切实解决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难点和短板问题,特别是如何打好扶贫攻坚战,加快农村的改革发展,加大治理生态环境力度等等。

再比如,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我国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城乡的面貌、社会的面貌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社会文明程度会有怎样的提高,需要我们怎么样推动实现和用哪些指标来反应等等。

总之,要围绕十三五时期发展改革的难点、重点、热点问题,按照党和政府治国理政的决策需求,围绕人民群众的愿望和关切,提出真知灼见和切实管用的建议。当然,不同层级、不同类型的智库可以对研究问题的范围、角度、内容、方法提出不同的方案和建议。

三要着力提高研究成果的质量,研究成果的质量是智库生存发展的根本,我认为提高研究成果的质量应该把握六个重要方面。

一是把握方向性,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围绕服务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在大局下思考谋划行动,坚持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至上,这样拿出的成果才可能是建设性的、管用的。

二是赋有全面性,站高望远,适应时代潮流,敏锐观察国内外发展大势,正确把握发展规律,敢出主意、早出主意、出大主意,做到先见先知先谋

三是问题导向性,解决问题是决策的要求,要坚持从实际问题出发,善于观察和发现问题,特别是要重视战略性、全局性长远的问题,也要重视研究倾向性、苗头性,潜在性的问题。

四是研究科学性,坚持求真务实、实事求是,特别要深入调查研究了解真实情况,掌握第一手材料做到求真务实,即要调查又要研究,善于分析去伪存真,不人云亦云、不捕风捉影,更不提供虚假信息。

五是间接的创新性,善于收集新情况、新信息、新材料,运用新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独立思考,努力揭示事物的本质提出原始性创新性可操作性方案。

六是注重科学性,充分发挥智库的自身优势,要找准各个智库的定位,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优势和长处。要求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明确主攻方向,突出专业特色,坚持对自己智库研究的专业领域做全面研究、系统研究、跟踪研究、长期研究,不断拓宽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努力形成自己的特色和品牌,以不断提升决策影响力、学术影响力、社会影响力。

四要注重研究成果转化应用,智库研究成果要体现多样性和时效性,研究成果的价值不仅要体现高质量、还要体现在时效性上,一项很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如果不能实时的为决策提供参考,其价值作用就会大打折扣,或者是由于时过境迁派不上用场,所以智库研究成果应该以多种形式及时的提交给决策者参考。

拓展成果应用渠道,有限研究成果可以通过内部刊物直接向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保送,不涉及国家秘密的可以通过成果发布会、研讨会、论坛、讲座、报刊图书、广播电视、网络媒体等多种传播手段推介成果。

现在我们的智库存在一个短板,就是社会智库、企业智库的研究成果缺乏必要的上报渠道。最近中央在建设高端智库的文件中提出这方面的要求,需要建设智库和需求方供需直通车制度。

第五要切实打好智库研究功底,这是智库研究人员的基本功,必须要扎实。包括打好基本理论和政治立场功底,打好国家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的功底,打好政策知识和业务能力的功底,打好熟悉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进程和实际运行状况的功底,还要打好撰写智库建议的技巧功底,这些都是提高智库研究质量的基础条件。

如果智库研究人员不懂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不熟悉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不熟悉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进程和运行状况,就很难提出科学政策的决策建议,如果智库研究人员不了解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和业务工作状况,也不可能提出有针对性、创新性和管用性的政策建议。具体出来,我们的智库要为实现十三五时期历史人物献计献策,必须首先学懂弄通中央建议以及即将注定的十三五规划的基本精神和作出的重大部署,要弄清楚中央提出的新思想、新理念、新论断、新观点、新任务、新举措,如果不学好弄通这些就很难服务国家的战略需求。

凯盛集团是中国领先的基于专家网络的智库型融智平台,是做出了很重要贡献的重要企业,我们希望凯盛更加注重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彰显特色,勇于创新发展,为广大企业投资机构和个人,提供更多更好的融智服务,为提高社会投资效率,推动社会转型升级,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伟大胜利,做出应有的贡献,最后预祝2016凯盛北京峰会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文自 2016凯盛年度峰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