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微信聊天里「嗯」和「嗯嗯」差别有多大吗?


    有时候仅仅是一字之差,表现出来的意思却差之千里。

    有人会困扰:为什么我总是个聊天终结者?我没说错什么啊;为什么他就回我一个字,他什么意思呢?「嗯」和「嗯嗯」给人的感觉就是截然不同的。

    1、叠音能带来温暖

    「哎,今天又被打击了。」一个男生去相亲,晚上回来对好朋友说。

    「咋啦?」好朋友问。

「在回来的时候,我跟她发微信,每次打很多字,她要么说一个‘嗯’,要么说一个‘哦’……」

    叠音之所以会给我们带来温暖的感觉,是因为叠音激发了我们的婴儿图示。儿童语音与成人语音的一个重要的区别就在于儿童语音中含有大量的叠音。

    而且,成人在和婴幼儿交流时也更多地使用叠音,如「吃饭饭」、 「睡觉觉」。

    我们对婴儿的一些独特特征总是带有一种天然的喜爱和偏好,婴儿的可爱、纯真、没有任何危险,在我们最原始的记忆里,也在我们繁殖后代的美好憧憬中。

    所以,在微信聊天的时候,别人回一个字,和回两个字有着千差万别。

    尤其是回两个叠音字,会给你一种温暖的感觉,你会有一种在和小孩聊天的感觉,会觉得对方更加热情,更让人有安全感。

    相反,一个「嗯」字会让你觉得是在和一个无比正经的人聊天、公事公办、冷漠、没有人情味儿。

    2、字越少说明我越忙

    对方回复的字很少,甚至不回复你,有可能是真的在忙,也可能是必须装得很忙。在生活中,常常会听到身边的小伙伴说,我好忙啊。

    其实,说这些话的时候,很可能会引起对方的心理不适:尼玛,这个世界就你忙,我很闲是不是?

    说自己忙(真的很忙除外),其实是自抬身价的一种表现。

    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自己比较重要,意味着有很多人找,意味着获得的资源很多,意味着自己有目标有追求。

    忙是相对的,如果对自己不重要的人,我不忙也是忙,对自己有价值的关系,再忙也是不忙。

    说得更不客气一点,忙,背后的潜在意义是,我的时间比你的时间更值钱,我和你之间是有距离的,我的地位是比你高的。

    所以,回复你一个「嗯」或者「好」,表示已阅,但是对不起,我没有时间打第二个字了。

    3、没惜字如金是在证明能力强

    社会认知有两个基本维度,即热情与能力。

    我们在评价一个人的时候,往往会觉得这两个维度在同一个人身上难以兼得。

    也就是说,一个高热情的人却被认为是低能力的,而一个能干的人却被认为是低热情的,热情与能力之间似乎是一种相互补偿的关系。

    在微信交往中也是如此,如果你表现得过于热情,别人就会觉得你能力很低。

    一个天天发「哈哈」、「么么哒」、「萌萌哒」的人,别人会觉得你只会搞笑卖萌,没什么实力。

    在印象管理中,人们会利用热情与能力的补偿关系来达到提升能力或热情的目的。

    当人们想要表现更高能力时,会降低自己的热情表现,而当人们想表现出更多热情时,则会降低其能力表现。

    一般来说,高地位的人要尽可能展现自己是高能力的,低地位的人要尽可能展现自己是高热情的。

    如果在一个微信群中,自己地位较高,那就必须表现出较有能力的样子,就不能太「呵呵哒」了。

    而那些地位较低的人,最好表现得热情一点,即便你自己很牛逼,那也不能跟领导比能力。

    当然,情商高的人,会适当去平衡热情与能力的关系。

    即便自己比较牛,在表现出自己有能力(比如,发言不多)的同时,又不失热情(偶尔卖个萌,来一发表情)是极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