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梦槐:优化供应链服务


陈梦槐:优化供应链服务

(刊发于《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2016年第23期)

/潘国尧

今天上午的嘉宾发言谈到了协同、链接,谈到了生态。那么中国在供应链发展上究竟面临着怎样的挑战?呈现什么样的发展趋势?

面临智能化挑战

我认为最大的挑战是怎么分配线上线下的库存,其次是网络要求在提高,配送网络已经从一级城市到了农村,而配送的量和配送的时效并没有降低,这是另一个挑战。另外,还有逐渐升高的人力资源成本。这三个挑战也带来了智能物流的机会,意味着今后很多的人工操作将会被自动化设备、机器人所取代,这应该是物流业的发展趋势。

大型企业的物流基本是外包的,它的物流计划是自己来做的,但是那些物流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信息沟通是滞后的,效率也不是很高,所以这也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从固定资产投资来讲,很多企业也不敢投很多的钱去买车,一旦有运输工具,车辆使用效率上不去就很难盈利和生存。

还有一个问题,任何一个大的货主企业外包给多个物流服务商服务的时候一定需要KPI的考核,一定要知道哪家的服务更好,考核的依据就是我们运作的数据。但是以前没有办法采集这些数据,基本上是用人工报表,其实这样的数据是不够客观的。所以这又是一个挑战。

价值互补的生态圈

    现在移动互联网非常发达,许多卡车司机都能用智能手机,物流的作业模式、沟通模式、合作模式都在发生变化。供应链的范畴正在扩大为除了供应商和客户外的合作伙伴,这些合作伙伴包括信息服务商、金融、装卸设备等,他们都成了可以外包的“小三方物流”,我把这个定义为价值互补的生态圈。现在我们发现这些生态圈大家抱团,价值互补,竞争或者合作,这两种都有可能发生。

如果这个生态圈没有信息的传递和沟通,它就是一个无效的圈子,那么这个生态圈如何更有效,那就需要链接和协同。当然,这个生态圈也包括大的制造商,大的零售商,大的经销商,也包括中间提供服务的所有伙伴,比如第三方物流,比如专线公司,比如小的零担公司,甚至包括消费者。

这好比微信的朋友圈,你熟悉的几个人就可以建一个圈子,你还可以参加另外一个人的圈子,就是这样的概念。所以平台与平台之间一定也是互通互联的,没有封闭平台。

唯智公司是一家信息服务商,我们在倡导物流生态圈的建立,其实就是把价值互补的合作伙伴叫到一起,用我们的技术让大家能够互联互通。

大数据打通平台

什么样的技术才可以把这么多的企业联通起来?我们作为一个信息服务商,建了一个HUB的接口,它是一个很大的路由器,大企业会把订单推到中间的eHUB,中间的eHUB就会询问你希望把订单转给谁,通常都是跟他有合约关系的合作伙伴,所以这些订单会推到第三方物流。第三方物流有两种情况,一种中小企业,完全没有信息系统,推给他也没有用,这时候我们就提供云化的TMS系统,他们在帐号里面可以直接接到订单。如果中小企业自己也有信息系统,那非常好,你也可以挂到我们的eHUB上面,这时候两家就打通了。而且这样的互联互通每家公司只需要对接一次,比如沃尔玛下面有近一百家第三方物流,以前衔接成本太高,要做一百个接口那是不可能的,所以完全没有链接,信息是割断的,现在通过系统链接到eHUB,只要一个接口,就链接了一百多家企业,效率非常高。

我们除了链接几百家物流公司,也链接了非常多的快递公司。大家都知道电商物流的末端配送,大多数是走快递,可能走EMS、顺丰,同样的问题,以前我的电商系统要对接三四十家快递公司,否则没办法知道末端配送的状态。现在只要对接eHUB,因为我们已经将所有的快递公司对接了,你要哪一家的信息,你把订单号给我,我就直接把状态推给你,直接一次,就是落地配,B2C的订单也搞定了,这很重要。

   总之,唯智汇通天下的平台是对所有物流企业提供大数据服务,把平台全部打通。

路径优化的效率

谈到智慧物流和智能物流,这方面我们也做了非常多的投入,我们做了路径优化系统。做市内配送的一定会有这样的挑战:一辆车每天要配送上千张订单到几百家门店,每个门店的收货时间不一样,某些门店去早不收货,去晚就关门了;有些门店在小胡同,大车进不去,只能小车去;有些道路是单行线不能逆行。所以最有经验的调度,把每天的订单配送做完也需要三四个小时。现在我们推出基于人工智能的带有路径优化的软件工具,三分钟就可以做完这一切工作。

通常我们优化算法做出来的配送路径是最短的。大家知道油耗跟路径成正比,跑的路越远、油耗越高、成本越高。我们针对一些小的企业开展新的B2C业务,在每个小区配送生鲜水果,已经在上海铺垫了两百多家门店。以前工人要用四个小时才能够把车辆派出去,现在5分钟这个事情做完了。以前需要20辆车才能把所有订单做完,我们优化算出来,可能只要18辆车。不要小看这两辆车,成本降低了10%。如果你一年的配送费用是五千万,你可以算算,10%还是很可观的一个数据。而你要花的成本,就是付出一分钟50块钱的信息服务费。

唯智公司也有司机的手机APP端,它不是做车辆跟踪的,它是来做订单跟踪的。功能很简单,既可以接收订单,也可以对订单进行修改和监控,还可以做车辆调度,甚至可以用手机做在途跟踪。也就是说,我们不需要再安装GPS这样的设备。

我们现在调度已经不需要坐在办公室里面,我们就用APP手机端,当司机和车辆进入仓库的时候,一个键盘就可以捆绑订单信息、车辆信息和司机信息。一旦APP手机端在司机那安装起来以后,我就可以做一个非常方便的地图搜车,也就是说在仓库周围,如果有临时的一票货需要找司机,就像现在滴滴打车一样可以找到一辆车。这个调度没有任何复杂的菜单,所有的司机只需要按键,就是按键收消息,完全是基于微信的感觉做的,我们就是就要让司机方便。

在仓库环节,司机的手机端有GPS定位功能,我们定义了一个电子围栏,司机进入仓库的时候,自动抓取它的时间和经纬度,然后仓库的管理版对司机的手机进行交互扫码,记录开始装车时间,装车完毕再次互扫记录。沃尔玛就是用这个模式来记录一辆车的装载时间和配载效率。

    最后介绍一下唯智:我们是中国成立最早的专门聚焦于供应链优化和执行解决方案的企业,现在也运营一个云平台。今年我们在新三板上市。我们主要目标是搭建物流生态圈,提供技术的支撑。公司总部在上海,现在有四百多人,15个分支机构,我们有最全的物流管理平台和软件。我们现在还推出了公有云平台,上面有五大云产品:云的TMS;云的路径优化;云的盒子;我们还有云的HUB。所以基于云的产品和软件,唯智是非常具有前瞻性的。我们的客户涵盖了几乎所有行业,汽车、家电、通讯、烟草、零售、分销、电商、第三方物流,每个行业的第一名几乎都是唯智的客户。在我们的云平台上,有众多的企业现在都实现了跟大企业的对接。(演讲者为唯智信息技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根据本人在第十四届物流企业家年会上的发言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