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听民意、纳民智”件件落实的效率令人欣喜


两会“听民意、纳民智”件件落实的效率令人欣喜
 
李华新
 
  全国政协常委、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赖明惊喜地发现,自己前一天刚刚提出的建议,第二天就接到了国务院相关部门的反馈意见。
  3月5日,他在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的小组会议中提出,《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全员劳动生产率、劳动力与GDP数值不统一,需要补充相关解释说明。现场听会的国务院办公厅工作人员将这一意见记录下来,并根据部门职责分工,当天就迅速转发给了相关部门。2016年03月14日 22:06   来源:新京报  
 
  第二天,赖明委员就接到了来自国家统计局的电话,就数据计算口径等问题向他作出解释回应。
  今年“两会”前,李克强总理明确表示,通过人大、政协广泛听取民意、吸纳民智,对政府工作有很大帮助,“代表委员的建议提案必须件件有着落,件件有回声。”
  在总理要求下,3月5日—9日,国务院办公厅200多名工作人员分赴人大、政协所有团组,听会记录各位代表委员对《政府工作报告》、“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计划报告、预算报告这四份文件的修改意见和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建议,并转发各有关部门及时作出反馈回应。
 
     这次的国办听会是派出大批工作人员,实现了人大代表团全体会议、小组会议,政协界别联组会议、小组会议的“全覆盖”。如何确保工作更加有质量、有效率,变得尤为重要。
而且国办的原则是‘信息不过夜’。200多个听会人员,每天送回的意见超过1600条。以最快速度进行筛选、整理。”一位工作人员说,5天时间,一共记录了8000多条意见建议,最终汇总出538条具体意见。
 
 这些代表委员的意见建议汇总,每天按时送到李克强总理和国务院其他领导同志的案头,随后被分门别类送往相关部门。涉及政府工作报告等文件修改的意见建议,被转往报告起草组予以研究采纳;另一些具体建议,则按照职责分工被转到国务院相关部门。
 
  而且这些记录都是原汁原味的,而且在国办汇总梳理之后,转到有关部门后,相关部门也是立即给予回应。这才使得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会在第一时间接到反馈的信息。
 
   以旁听会议的方式得到第一手的信息,然后立即进行汇总,反馈到总理和相关国务院领导的案头。这样的方式使得政府倾听民意的渠道畅通,而且都是直接的原汁原味第一手资料。不仅是主动服务的意识不断增强,而且国务院的工作效率也是得到了极大地提高!
 
  (济南  李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