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与合作——论企业文化的阴与阳


  《周易·系辞上》中说: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易经》认为万事万物都有阴阳两个方面、两种力量,相反相成,相互推移,不可偏废,构成事物的本性及其运动的法则。同理,竞争与合作也是企业文化的阴和阳,是企业文化的运动法则,也是企业文化的一体两面。          

    企业是功利性的组织,追求利润是企业的本质要求,所以有利于竞争的文化,也是企业逐利性所决定的,本文把有利于竞争的文化简称为竞争性企业文化,也就是企业文化中的“阳”。企业文化要帮助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必然要建设竞争性企业文化,否则企业文化是没有多大价值的。  

竞争具有强大的动力功能。营造竞争的文化,能够使得每一个员工不甘落后和拼搏进取,能够极大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发挥想象力,使科学技术和人的潜能得到全面提高,有利于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竞争企业文化主要表现:全体员工积极向上,充满自信,具有危机意识、奋斗精神和服务精神,充满激情、活力以及创造性,具有很强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

  

如果说制度管理和科学管理是企业的“刚性”管理,那么,企业文化管理就是企业的“柔性”管理。随着80后、90后、00后员工越来越多,原有的刚性管理的作用越来越微弱,企业文化就应运而生,越来越发挥重要的作用。凡是有利于合作的文化,本文简称为合作性企业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阴”。合作性企业文化建设既是凝心聚力的基础,也是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和谐的企业文化强调人的思想、情感、价值观念、人际关系等,注重营造关爱的氛围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充满团结、友情以及和谐的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摩擦和内耗降低到最低程度,依靠团队的力量增强企业活力,促进企业生产力的发展。

 

 合作性企业文化主要表现员工与员工之间以及企业与员工之间,相互关心,相互团结,相互支持,富有团队精神和责任感,与企业结成事业共同体,甚至是结成命运共同体。 

 

《太极图说》: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从阴阳的关系推到竞争与合作的企业文化之间的关系。

  

阴阳对立制约,阴阳必须动态平衡,否则阴阳失调。《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竞争与合作的企业文化也必须动态平衡。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过分强调竞争,就会导致冷酷无情,内耗严重,不利于形成合力;反之,过分强调合作,忽视竞争,就会到处都是“老好人”,你好我好他好,最后大家都不会好,个人得不到成长,企业也如一潭死水,最后失去竞争力。所以企业在强调相互关爱的合作文化的同时,也要强调奋斗为本的竞争文化。 

 

阴阳互根互用,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相互依存,缺一不可。企业文化建设,既要建设有利于竞争的企业文化,也要建设有利于合作的企业文化,两者都是企业文化的一体两面。阴阳交感互藏,两者交合,万物生生不息。建立竞争与合作相互作用的企业文化,才能激活企业的生机和活力,使得企业兴旺发达,基业常青。  

 

在建设竞争性企业文化的过程中,我们要把有利于竞争的价值观融入企业文化之中,以客户为导向,传递管理为经营服务、后勤为一线服务、一线为客户服务的思想,营造竞争的氛围。通过末尾淘汰制、劳动竞赛、树立标杆、目标管理、薪酬激励等措施,激发危机感和竞争动力,逐渐形成富有竞争力的企业文化。 

 

在建设合作性企业文化的过程中,我们要把有利于合作的价值观融入企业文化理念之中。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加强沟通渠道的建设,建立良好的后勤保障,打造团队精神,加强各部门的沟通和协作,营造充满友爱、团结的文化氛围。

 

《太极图说》: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企业文化的运行机制,本质就是竞争与合作,我们运用好了竞争与合作这两种企业文化元素,从无到有,交相呼应,就可以使得企业文化充满活力和战斗力,使企业文化成为企业生生不息的核心竞争力。(张安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