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两大绿色产业集群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有效路径


  新疆两大绿色产业集群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有效路径

  ----基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之后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赵世晓

  新疆黑白两大产业伴随自治区的成长,具有无法替代的历史功绩。随着历史的发展,时代的进步,黑白两大产业亦将回归市场。在产业迭代过程中,新崛起的产业是什么?按照中国经济发展的轨迹寻找,我们发现,新疆的新崛起的产业是绿色产业。绿色产业是构成新疆区域产业调整的基石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

  一、南疆打赢脱贫攻坚战之后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南疆的路径应建立在不扩大淡水需求的基础上,利用盐碱地、盐碱水完成草业产业链整体架构。

  1、充分利用盐碱地、盐碱水做活做大草业产业。

  在如何利用盐碱土的问题上,曾走过弯路,生态环境为此付出了代价。盐碱土地表上的现有物种提供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利用不同荒漠类型上的现有物种将地表植被生态系统耦合转变为地表植被耦合系统。这需要新的理念、需要科学的荒漠区划、需要新的技术路线。在内陆盆地极度干旱盐渍土区成立塔里木经济圈则成为必要,这将构成自然生态系统及其所属物种支撑和维系人类生存的基本要素及其进步过程中所体现的物质量和价值量的和谐统一。2、科学配置地下水,夯实草业产业集群的基础。

  塔里木盆地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较低,灌区地下水埋深小于3m的面积占44%,土壤盐渍化较为严重。全疆灌区盐碱地面积1919万亩,其中塔里木盆地1175万亩,占全疆盐碱地面积的61%,占南疆耕地面积的45%。地下水开采量16亿立方米,占可开采量的21%。

  3、建设产业新村为转移就业、易地搬迁铺平道路

  产业新村模式,是在“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模式指引下,以“建设智慧生态、宜居宜业的幸福农村”为理念,积极创新升级“政府主导、企业运作、合作共赢”的市场化运作模式,探索并实现产业新村的经济发展、农村发展和民生保障。

  产业新村模式主要包含三种形态:产业新村、科技新村、产业综合体。南疆的饲草从哪里来?从盐碱地上来,从盐碱水中来。

  自喀什至巴州,充分利用因次生盐渍化而造成抛荒的1200万亩土地。每年可以从国家奖励政策中获取8640万元,饲草市场价值240亿元人民币。这是形成草业产业集群的基础,也是南疆打赢脱贫攻坚战之后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二、北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路径

  新疆的造血功能还有待提高,新疆的产业结构还有待调整,新疆的工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集群还有待形成,新疆的区域经济市场还有待培育。新疆可以为我国的国家安全;为我国的社会发展;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那些担当?这个区域在哪里?答案是:北疆。北疆应成为我国橡胶工业的战略接替区。

  我国橡胶工业一直以我国的西南区域为特定产区,这种局面至今如此。但问题在于我国生产的天然橡胶只能满足我国实际需求量的15%左右(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个比例在逐年下降)。当85%左右的实际需求量都需要进口来保障的经济现象出现在一个国家的经济结构中的时候,却是一个异常危险的经济信号。当这一涉及到国家安全的战略物资无法得到安全保障的时候,战略接替区的选择则成为了必要。

  杜仲胶的战略地位是明确的。橡胶是我国十分重要的战略物资,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医疗卫生及航空、军事等高科技特殊领域。橡胶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基础产业之一。杜仲橡胶绝缘性好,耐水、耐酸碱腐蚀。长期以来,用于水下电线或海底电缆,或直接制造电工绝缘器材、耐酸或耐碱衬里等;杜仲是世界上极少数分布于亚热带和温带的优质天然橡胶资源,具有独特的橡(胶)塑(料)二重性,轿车和轻型载重子午胎在胎面胶中使用20-25质量份杜仲胶,即可节省汽车燃油消耗2。5%左右,行驶里程超过15万公里。据此测算,1吨杜仲胶用于轮胎,即可节油70-80吨,减少汽车尾气二氧化碳排放量200吨左右。杜仲胶成为节能环保轮胎的首选材料。

  新疆在我国所有杜仲适种区域中,勇于担当起为我国争取国际橡胶市场话语权,结束受制于人的历史责任的同时,亦将为新疆区域形成一个稳疆固疆的产业循环系统。

  新疆可以种植杜仲的结论,来源于新疆一对老夫妇,他们用了20年的时间自费完成了杜仲完全可以在新疆种植的实践,世界首创了在零下44度条件下杜仲野外安全越冬的实例。其足迹踏遍了东西南北疆,其杜仲种植试验做遍了东西南北疆。这对老夫妇用40多岁到60多岁的生命历程为我们提供了可以将新疆设为我国橡胶工业战略接替区的实践依据。其工作成果已获得新疆科技厅的成果认定。

  三、南疆草产业集群、北疆杜仲产业集群

  实施产业集群战略加快经济健康发展,夯实打赢脱贫攻坚战之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产业集群不仅仅是世界经济的基本架构,还体现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竞争力。

  当某产业领域初步形成产业集群的雏形时。政府适时予以政策引导,将加速产业集群的发展,对于优化新疆产业组织结构,加快新疆制造业基地建设,促进新疆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打赢脱贫攻坚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产业集群可以作为宏观政策贯彻实施的基本工具。从政策角度看,在区域范围内,需要以集群政策替代产业政策,以促进区域和产业竞争力的提高。产业政策的直接目标是产业的规模扩张,而集群政策注重的是企业间的分工协作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将产业集群作为基本分析单位,实行系统的促进政策,激励中小企业参与集群,引导大企业产业链条向集群延伸,可以促进技术创新,提高集群的市场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打造优势经济群体。

  产业集群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进步将产生较大的推动力。随着主导产业的延伸和关联产业的出现,特定产业集群所在地的人口将增长,从而带动第三产业发展,而人口的集中正是城镇化的基础。更为重要的是,产业集群的发展使城镇化建设资金来源多元化,民间资本为城镇化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加速新农村建设进程。

  四、初步结论:

  两大产业集群将为新疆区域形成一个稳疆固疆的产业循环系统。

  1、产业

  南疆的路径应建立在不扩大淡水需求的基础上,利用盐碱地、盐碱水完成草业产业链整体架构。以草产业为基本要素构建塔里木经济圈。自喀什至巴州,充分利用因次生盐渍化而造成抛荒的1200万亩土地。每年可以从国家奖励政策中获取8640万元,饲草市场价值240亿元人民币。这是形成草业产业集群的基础,是拯救自治区畜牧业的基石,建设产业新村, 为转移就业、易地搬迁铺平道路,是南疆打赢脱贫攻坚战之后可持续发展的路径。若干年后,南疆将是一个逾百万亿元的绿色区域经济市场。

  北疆以昭苏县为基地,充分利用天然降水,形成杜仲林种植区。围绕杜仲橡胶、医药保健、饲料食品、生态旅游建设等四大主导产业为基本要素构建天山经济圈,未来将有可能形成以杜仲为基础工业原料、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直接产值数千亿元、间接关联产业产值数百万亿元的庞大绿色产业集群。

  2、政府

  两大绿色区域经济市场是新疆打赢脱贫攻坚战有效保障的观念应进入政府视野。产业集群可以作为宏观政策贯彻实施的基本工具。从政府角度看,在区域范围内,需要以集群政策替代产业政策,以促进区域和产业竞争力的提高。产业政策的直接目标是产业的规模扩张,而集群政策注重的是企业间的分工协作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将产业集群作为基本分析单位,实行系统的促进政策,激励中小企业参与集群,引导大企业产业链条向集群延伸,可以促进技术创新,提高集群的市场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打造优势经济群体。因此,政府是否提供集群政策则成为南北疆两大产业集群是否能够成立的关键。

  参考文献:

  1、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的意见新党发〔2016〕2号

  2、《浅议新疆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对策》来源:233网校论文中心[ 2010-04-26 作者:王金超谢毅

  3、《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指导意见(2016-2020年)》来源:农业部发布时间:2016-03-14农办财「2016」10号

  4、《新疆饲草料业调研报告》作者:孙家鹏、曹怡心时间: 2015-07-31

  2016/5/6第一稿;2016/5/10修改;2016/5/11第二次修改于新疆社科院

  作者联系方式:手机:13095035969工作邮箱:2290638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