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厂所产生的剩余污泥处理处置是当今世界环保课题的一大难题,有效减低污泥含水率是课题中的一个技术瓶颈。目前,我国的污水处理厂普遍采用的机械脱水方式可将污泥含水率将至7 5 %~8 0 %之间,而环保部办公厅2 010年发布的《关于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中规定:污水处理厂以贮存(即不处理处置)为目的将污泥运出厂界的,必须将污泥脱水至50%以下含水率。
目前各种污泥深度脱水技术面临的难题在于,现有的调理剂存在成本高、用量大、调理工艺复杂,设备投资、运行成本过高,并未实现污泥减量化,容易影响污泥的再生或后续利用,环境效益差等缺点,不是最终的脱水方案。机械脱水仅能使自由水和存在于污泥颗粒间的间隙水去除;毛细水和污泥颗粒之间的结合力较强,需借助较高的机械作用力和能量;胞内水的含量与污泥中微生物细胞所占的比例有关,使用机械方法去除这部分水是行不通的,而需采用高温加热和冷冻等措施。这些方法不是存在含水率不能达到要求就是存在运行成本过高或增加污泥容量等缺点而不能满足现实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