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处于神与禽兽之间,有些人日益神圣,有些人变成野兽。——普罗提诺
日前,有报道称:退隐江湖多年的史玉柱在最近的一次公司全体员工大会上说,巨人俨然成了“兔子窝”,他现在的首要任务就是把“兔子窝”改造成“狼群”。
自《狼图腾》一书横空出世后,国内便掀起了一股研究“狼性”文化、解读“狼性”精神、实践“狼性”管理的风潮。一时间“狼性”成为众多企业的时尚追捧。其中,华为就被认为是中国最具有狼性的企业之一,而外界对华为的企业文化中称之为“狼性文化”。不过,华为虽是中国企业“狼性文化”的缔造者,但迄今为止在华为内部却很少提到“狼性文化”,甚至是反感这个词。因为,自2005年华为开启国际化之路后,该企业文化也从对“狼性”张扬悄然转化为对“和谐”的追求。此后,在2012 年李彦宏又提出“鼓励狼性,淘汰小资”,再次将“狼性文化”推上了风口浪尖。此外,安踏、国美等企业均以“狼性”见长,而张瑞敏也一度对“狼文化”推崇有加,还有杨元庆也曾在联想呼吁“狼性”。可见,作为这把具有争议的双刃剑——“狼性文化”,是一面招致非议、批评讨论,一面仍广受追捧、大行其道。而“狼性”和“狼道”更为一些“成功学”推广者们所津津乐道,其忽悠功夫甚是了得,一句话“这个社会不是适者生存,而是强者生存”可谓害人不浅!
其实,也只有在中国这块充满着“狼性”的特殊土地上,各位企业老板们才敢大谈“狼性文化”、“狼性管理”。因为,我国自改革开放引入的市场经济后,社会竞争日渐激烈,甚至残酷。这导致“适者生存”的丛林法则盛行,伴随而来是国人的利己主义。我们的企业在市场经济中,欲在风云变幻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便展开了你死我活的拼杀。正所谓:商场如战场。一时间,我们社会仿若变成了“狼”的世界,充满了“狼性”、“狼行”、“狼道”,出现了“大鱼吃小鱼”、“弱肉强食”的社会关系。同时,由于我们的社会和市场经济建设缺少保护机制,市场经济趋向于把所有社会关系都货币化。
不可否认,在“狼性”原动力的促使下,我们过去几十年的经济得以快速发展,并取得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称号。但这“野生状态”发展背后付出的代价又是什么?是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是空气质量的急剧下降,是社会道德体系的崩塌!对于这些野蛮的、骇人听闻的现象,国人不但早已司空见惯,而且还心安理得。在这越来越丛林化的社会中,追求“狼性”似乎有些道理(存在即为合理),也许真的只有这样才能赚到钱,才能谋取所谓的成功。但人毕竟是人,总要有人性。
何为“狼性文化”?
“狼性文化”是一种强烈追求目标、崇尚竞争和直面危机的文化;
“狼性文化”是一种“只问结果不问过程”的“刚性管理”模式;
“狼性文化”是一种强调执行力,旨在激发进攻欲望和原始精神。
诚然,一个企业的某些部门(如,市场部、销售部)管理或许需要“狼性”来刺激其活力、激发其动力,但企业文化却不能具有“狼性”,更不要将企业全盘“狼化”成为一只狼。那样是很危险的!一个全盘“狼化”的企业是很难走得更远,飞得更高。纵观世界500强企业,有那一家是推崇“狼性文化”的?!有那一家是进行“狼性管理”的?!答案是:没有。
再者,经济学的“效用理论”认为,效用(经济参与者获得的满足感)才是经济行为的动机。而“边际递减理论”认为,很多现象的效果会随着现象出现频率的增加而降低。另外,无论是在人类漫长的进化史上,还是在社会、科技、经济的发展史上,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的,恰恰是人性的力量。由此可见,当一家企业鼓励“狼性”时,是必要离成功背道而驰了。坦率地说,那些推崇“狼性文化”企业家,只是一群披着狼皮迷失的羊。然,其无需迷失在是做“狼”还是做“羊”中,选择做真正的“人”就好!
由于“狼性”的本质是不择手段,那些推崇提倡“狼性”的企业,将会变的越来越没有底线。 由于“狼性文化”的主旨内涵就是一个“狠”字,其推行“狼性管理”的企业是内对员工“狠”,外对同行“狠”。追求“狼性”是必忽视“人性”,甚至是抛弃人性。员工不是企业的欲望工具,而是企业存活的资本,更是企业发展的资源。对一个企业而言,首要的是人才。如何留住人?要抓住他的心,只有抓住了他们的心,才能为你所用。大凡成功企业的文化核心都是“以人为本”。企业管理永远需要的是人性管理,没有人性的管理,何谈发展?!
大道至简,企无人则止。笔者认为:管理乃是“管于心,理于行”。或说,管理即管人,而人之管理,即心之管理。带团队即是带人心。故,懂管理不如懂心理,驾驭人心者是将成就卓越管理者。目前的中国经济不需要“狼性”,中国企业不需要“狼性”,需要的是人性!因为所谓的“狼性”和“狼道精神”,其天性是凶残、暴虐、贪婪,这与人类的普世价值观根本格格不入。换言之,中国企业需要的是“以人为本、开放包容和互爱”的文化精神,而不是充满“狼性”的你死我活争夺的野蛮文化血液。故,一个企业的发展强大需要的不是狼性,而是人性和理性。(本文作者系 知名财经评论人、专业媒体撰稿人)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超然道 chaorand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