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不要与“蚱蜢人”辩冬季


                       永远不要与“蚱蜢人”辩冬季

                                               贺德全

何为“蚱蜢人”?我先说一个歇后语,:秋后的蚱蜢——蹦不了几天了。

蚱蜢(英文:Acrida)是蚱蜢亚科昆虫的统称。中国常见的为中华蚱蜢(Acrida chinensis),雌虫较比雄虫大,体绿色或黄褐色,头尖,呈圆锥形;触角短,基部有明显的复眼。后足发达,善于跳跃,飞时可发出“札札(Zhā Zhā)”声。如用手握住,2条后足可作上下跳动。咀嚼式口器,危害禾本科植物。成虫蚱蜢一般秋后不久就冻死,它们靠产在泥地下的卵,第二年孵化后继续存活......。

很显然,蚱蜢的生命周期很短,基本尚未到冬季就已经死了。所以,蚱蜢永远不知道冬季。

 再说说“蚱蜢人”。据传说,
有一次,孔子的一个学生在门外扫地,来了一个客人问他:你是谁呀?他自豪地说:我是孔老先生的弟子。客人说:那太好了,我能不能请教你一个问题?学生很高兴地说:可以呀?他心想:你打概要提什么奇怪的问题吧?客人问:一年到底有几季啊?学生心想:这种问题还用问吗?于是便回答道:春夏秋冬,四季。客人摇摇头说:不对,一年只有三季。哎,你搞错了,四季。三季。最后两人争执不下,就决定打赌:如果是四季,客人向学生磕三个头;如果是三季;学生向客人磕三个头。孔子的学生心想:我赢定了。他准备带客人去见孔子,恰好孔子从屋里走了出来,学生向前问道:老师,一年有几季?孔子看了一眼客人,说:一年有三季。这个学生惊呆了。客人马上说:磕头,磕头。学生没法,只好乖乖地磕了三个头。客人走后,学生迫不及待地问:老师,一年明明有四季,你怎么说有三季?孔子说:你没看到刚才那个人全身都是绿的吗?他是蚱蜢,蚱蜢春天生,秋天就死了,他从来没有见过冬天,他也不知道冬天是怎末回事,你讲三季他会满意,你讲四季,就算和他吵到晚上也讲不通。你吃点亏,无所谓。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身边其实也有不少“三季人”(或叫“蚱蜢人”)。人们常说的“脑残”就是“蚱蜢人”的一种。正因为
现在的三季人很多,我们就不要和现在的三季人去讲,去吵。和它们去讲,去吵,是讲不出道理的,对于那些脑残,我们也不要急于去想“治”好他(她),让他(她)自己在现实世界中慢慢感受、觉醒。如果他(她)愿意永远当脑残,那就随他(她)去,让他永远成为蚱蜢人、永远不知道冬天好了。毕竟世界是丰富多彩的,这个社会也需要有“蚱蜢人”来点缀一下。所以,我们没有必要与“蚱蜢人”去辨是非、论黑白。当然,我们也不可能学孔子先生的做法,向蚱蜢人去认输,因为孔子是圣人,我们是凡人。只要我们自己不做“蚱蜢人”就行了。

不知道朋友们会赞成我的观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