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蚕吐丝结茧:演绎古丝绸之路的动人传奇
偶看《美丽中国》第四集——万里长城的塞外风光,被被拍摄者一个个画面所吸引,拍摄卵、幼虫、蛹、成虫等四个形态,蚕蛾幼虫,吃桑叶,化蛹,吐丝结茧,纺织丝绸,这个过程形象生动,清新、质朴、优美、动人的解说,演绎古丝绸之路的动人传奇,我用手机拍摄一些画面,先看看大气磅礴的解说词:
在5000年前 ,一位公主在她的花园中漫步 ,突然有样不寻常的东西掉进茶杯中 ,一种神奇的纤维从中抽了出来,它比黄金或珠宝更加贵重 ,这种纤维就是丝。
这些渺小虫子孕育了无数美丽丝线和引人入胜的传奇故事,它就是蚕。蚕蛾每次产下数百个卵而孵化后的小蚁蚕,只以桑叶为食,在长达五十天的暴饮暴食之后,他们增重至幼虫体重的一万倍!然而这个时期,丝腺占了体重的四分之一在转化成蛾的过程中,他们从一条丝开始吐丝成茧,丝长甚至超过千米,丝质纤维因其超凡韧性和艳丽色泽而广受欢迎。5000多年来 ,人们在纤莹的丝线上编织出巨大的财富和强大的帝国 。
古代商人在沙漠中留下的行商路线成就“丝绸之路”的伟大传说。 从生丝中缫丝的原理自发现伊始就一直未变, 将收获的茧倒入沸水中, 使细长的丝茧散释开来,然后将之收集起来纺成生丝线。 在这里——古丝绸之路上的和田 ,纺丝仍然是札札机杼响,唧唧复唧唧的传统作坊式手工业 。古代丝绸之路的商人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怎样将贵重的丝绸越过嘉峪关穿过沙漠,运到中亚甚至更远的集市上。这些沿丝绸之路向西的商旅穿越世间最艰险贫瘠的土地,踏上了难以想象的艰辛旅途。
始于世界沙丘之巅的烈风自西狂卷而来, 使沙丘变得更高。 千年的光阴孕育了无数的巨大沙丘和众多高耸的沙墙 。骆驼是唯一适应这些巨大沙丘的驮畜,他们脚掌很宽向外张开后可防止陷入流沙之中。聚沙成丘的烈风塑造了中国西部沙漠千奇百怪的地貌。这种神秘莫测的巨型结构被称为雅丹风蚀地貌, 它由飞沙雕刻而成。风还会给沙漠中的商旅带来其他危险。马可·波罗写到,有时迷途的商旅会听到远离正途处传来,宛如大型马队般嘈杂的行旅声, 并误以为是他们的同伴 ,而跟随着声音的踪迹前去寻找 ,当破晓降临他们会发现一切不过是个骗局,自己仍深陷困境。 至今为止 ,没有人知道缘何沙漠中的小片沙地会意外下陷 ,无怪乎商旅们称此地为神怒与死海, 但最严重的问题莫过于水源匮乏。 这个地方如此干涸的原因, 从卫星上得以一目了然。 中国的沙漠是地球上最为远离海洋的地方,水的缺乏造就了塔克拉玛干沙漠 。
这片几乎与德国等大的区域是世界上最大的流沙沙漠,这里遍布沙丘丝绸之路贯穿其中, 大多数生物在此难以存活,但骆驼却对适应沙漠环境得天独厚它的鼻子可在吸入时加湿 ,呼出时除湿, 锁住珍贵水分,浓密的驼毛在夜间可以保暖 ,在白天可以反射阳光它的身体在增温 6°以内,不会出汗, 靠着这些调节他们可以不喝水前行数日,穿越沙漠对于驼队而言, 就是从一个生命的绿洲走向下一个。当他们终于到达水源地,骆驼能在 10 分钟内喝掉 60 公升水,没有了绿洲塔克拉玛干沙漠便丧失了生命的可能, “穿越”一词也只会成为遥不可及的字眼,沙漠之中无人永生, 伴随着极端气候下流沙的是珍贵的水源随时消失的可能性 ,正如艾丁湖这个湖床是世界第二最低地 ,海拔-154, 这里是中国最热的地方。
画面、语言,娓娓诉说桑蚕化蛹、吐丝结茧的传奇与艰难,沙漠中开拓古丝绸之路的艰辛与不易,对我们今天奋斗中的人们来说,是一种启示,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激励!
中国是最早利用蚕丝的国家。古史上有伏牺“化蚕”,嫘祖“教民养蚕”的传说,又说黄帝元妃西陵氏为“先蚕”,即最早养蚕的人。在长达数千年的实践中,中国人积累了丰富的养蚕经验,传说黄帝的妃子螺,教人民种桑树、养蚕、抽丝、织布,让大家有好的衣服穿。二千多年前,中国人制造的丝织品传到欧洲,当时欧洲人还不会养蚕抽丝,不知道这么美丽的布料是怎麼做出来的,由于欧洲人很喜欢买丝织品,商人要运送很多丝织品到欧洲,於是开辟一条运送丝织品到欧洲的路,这条路称作丝绸之路。
在古人眼里,蚕是一种神圣的动物。吐丝成茧,而后化为飞翔的精灵,这是一个美好、圆满的生命轮回,并赋予丝绸神秘,高贵的人文色彩,使之蕴涵浓厚的哲学意味。丝绸文化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积淀,古老的丝绸文明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中国对世界的重大贡献,是中国联系世界友谊的纽带,丝绸是友好的使者,历史上多以文绣锦帛作为高级礼品,礼赠友邦,“化干戈为玉帛”以示友好。丝绸文化对推动人类文明的进程,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
中国古代蚕丝的发展促成了对外通商和文化交流。早在公元11世纪,蚕种和养蚕技术已传入朝鲜,公元前2世纪传入日本,公元6世纪传入土耳其、埃及、阿拉伯及地中海沿岸国家。桑蚕饲养技术是公元6世纪传人欧洲的,所以蚕丝代表东方古代文明,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丝绸是广受欢迎的商品,它和桑蚕饲养技术通过丝绸之路向西传播,路经草原、沙漠、绿洲和山川,沿途兴起一批著名的市镇,如武威、张掖、酒泉、敦煌、龟兹、疏勒等。因此,古代西方称长安古都为丝城,称中国为“丝国”。在南方另有丝绸之路,经成都、保山等地到达缅甸与印度;在东部沿海又有徐闻(广东)、合浦(广西)以及蓬莱(山东)、宁波(浙江)等港口通往太平洋诸岛屿和地区,这就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
感谢《美丽中国》的创作者!摄影师的独特视角和中国博大的人文情怀让观众动容。那冰清玉洁的雪山,雄奇秀丽的山川,一望无际的草原,诗情画意的湖泊,波澜壮阔的大海,层次分明的梯田……一切都美得令人窒息。机灵可爱的金丝猴,憨态可掬的大熊猫,威风凛凛的东北虎,亭亭玉立的丹顶鹤,珍贵稀有的扬子鳄……不管是《美丽中国》的画面、音乐还是解说词都深深地吸引了大量的观众,它不仅给人们带来了视听的盛宴,也引发了人们对自身生存环境的思考。从古代商业贸易的“丝绸之路”,到当今“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从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遗址,到夏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从万里长城、兵马俑时代“千古一帝”的秦始皇,到一代天骄的成吉思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让中国充满斑斓的色彩,也让中国充满无限的神秘。
蔡律 2016年6月5日
桑蚕吐丝结茧:演绎古丝绸之路的动人传奇
评论
9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