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十岁”有讲究,事关家庭兴旺


 /张从忠 

 

 

 开场白:

 

        十年抚育一朝成,小子学礼当孝敬。

        满腹经纶负众望,满面春风笑高堂。

 

”做十岁“是中国的一种习俗,不仅任正非、马云、马化腾和史玉柱等商业巨头非常重视,香港的李嘉诚家族、霍英东家族、金庸家族、邵逸夫家族等名门望族以及香港各个阶层也都非常重视。每逢子女十岁都会大摆宴席,为孩子举行一个庄严神圣的“十岁仪式”,据说这样做可以让孩子更加优秀。做十岁不仅能增进友谊、联络感情,而且能将孩子塑造成优秀的人。

十岁是一个孩子“告别童年,感恩立志”的人生转折点,“十岁礼”在古代被称作“幼学志庆”,就是家里或者在酒店举办一个盛大的宴会,举行一个神圣庄严的仪式,邀请亲朋好友、闺蜜发小、同事同僚、合作伙伴和街坊邻居,共同祝贺和见证“爱子”或“爱女”告别儿童时代,在德高望重长辈主持的“十岁礼”仪式中,孩子正式迈入少年时代。以此礼仪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告别幼年,增强成熟自立意识,明礼知爱,树立回报社会、报效祖国的大志。优秀的人总是藉由某种仪式而产生仪式感,仪式感又带给自己一种强烈的自我暗示,“你必须要认真地去对待这件事。有自我暗示的孩子学习会更认真、更专注、更优秀、更有责任感,有暗示的孩子理想会更远大,对父母会也会更孝顺。

 

始礼:

 

吹奏小调吹号三声、同时鸣礼炮三响。

礼仪师、小主人及小主人的同学朋友就位。

礼仪师和小主人一定要身着汉服,男孩子着白色汉服,女孩子着粉红色汉服。

    然后,小主人在班主任老师的带领下,跨过棂星门。棂星,是古代天文学上的专业术语,又叫"文星"或“天田星”,也就是民间老百姓所说的文曲星,"孔子"就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一般而言,一个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一步跨入棂星门,得孔夫子儒家思想的教化者,得孔子之智,这个孩子的未来就不可限量。

 

敬香:

 

礼仪师代表家长及小主人敬香。面对孔子像行三拜九叩礼。三拜九叩指封建社会进见帝王及祭拜祖先的大礼。 “拜”:就是自祭其身,把自己这一百多斤的身体祭献出来,这是古代的解释。现代,可以作其它的解释,就是把这个身向天地祭献,愿舍其身。

 

点朱砂 开天眼:

 

朱砂是智慧的象征,朱砂一点,从此开启智慧的大门。各种经典任你解读,满腹经纶为贤为圣,朱砂开智可以耳聪目明,奋发学习。

 

吻甜书:

 

先在小主人的嘴唇上抹上苦瓜汁,让孩子舔一下嘴唇,然后,孩子的母亲在一本书上滴上几滴天然的蜂蜜,让孩子用舌头舔掉书上的蜂蜜。如果这本书是孩子最喜欢的书,吻过甜书以后这本书将规划孩子的一生。一般欧美人士会选择《圣经》,建议我们汉族人选择《三字经》。

 

行开笔礼:

 

    孩子们在父母的帮助下,认真地在孔子面前写下一个端正的“人”字。从此后就要开始学习做人,刻苦读书。

 

敬父母:

 

就是给父母磕头、奉茶,在一张纸上写好自己的心里话,去拥抱自己的父母。

 

诵三字经: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击鼓明志: 

 

击鼓明志。就是在鼓声中宴会小主人写下自己的志向,比如“我想成为科学家”“我想成为一名医生”,等等。

 

礼成,上孔府菜(有孔府意境就可以了)

 

    九个菜品包括:诗礼银杏、烤花揽鲑鱼、干崩肉丝、软炒鸡片、一卵孵双凤、八仙过海闹罗汉、燕窝万寿无疆四大件、葫芦大吉翅子、孔府三套汤。还有一些孔府名菜:八染海参、鱼唇扒鱼皮、芙蓉海蜇、三套鸭子、把儿鱼翅汤、炸菊花虾、清真瓤桂鱼、璧袍鸡丁、什锦一品锅、代子(又称百子肉)、清汤一品丸子、酱汁鸭方、八宝丸子、一品寿桃、烤乳猪、烤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