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祥裕:风水视角下的赣州福寿沟


赣州“福寿沟”折射官员的良心

         赣州杨公风水养生堂 曾祥裕

      (QQ175613195,421184777,电话 13766307454)

   8月22日,赣州古城烈日炎炎,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冒着酷暑,考察了赣州福寿沟地下排水系统,他蹲在洞口了解古老排水工程的这一幕,感动了亿万中国人民。

  曾祥裕: 赣州“福寿沟”折射官员的良心
 

    李克强总理称赞道,福寿沟防洪排涝,造福百姓、延寿千秋,这说明中国城市地下设施营造经验值得赞叹。建设地下综合管廊,也要打造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城市良心工程。 

   为何总理对古代的排水工程情有独钟,赞叹不已?
  这让我联想到今年入夏以来暴雨夹击下大江南北的城市,陷入“水漫金山”的难堪局面。不少城市因之受到网民的调侃,称之为“东方威尼斯”; 到城市“看海”去。这些来自自媒体的议论,实际上是对城市排水系统的巨大嘲讽。
   为何这么多城市每逢暴雨降临,排水受阻,洪水滔天,总要吞噬一些无辜的生命以及百姓的财产?

    近二十年来,我们致力于大破大立,重造城市,急功近利,不少城市在“重地上轻地下”“重面子轻里子”政绩观的长期熏染下,大干快上搞城市建设,隐藏在漂亮的高楼大厦下面的,是城市脆弱的排涝系统。

    为何千年以前的赣州古城的地方长官刘彝却有远见标本兼治内涝顽症?
    不可否认的是,现在为官者也不笨,也想的到根治内涝顽症的办法,只是想到在任上要出政绩就热衷于搞立竿见影的面子工程,而不愿意搞耗时太长、耗资太大又短时难以完成的下水道工程。所以,总理语重心长地说,建设地下综合管廊,也要打造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城市良心工程。
    良心!良心 !良心 ! “下水道是一座城市的良心”,但愿现代的各级政府官员,学学千年以前的官员刘彝,凭良心为民办实事。

曾祥裕: 赣州“福寿沟”折射官员的良心
 

   在反思城市排水系统缺陷时,江西赣州古人留下来的排水系统——福寿沟,引发关注。在国内南方不少城镇内涝受灾的消息传来之时,所幸的是赣州这座千年古城没有发生明显内涝。这归功于赣州市古老的城市排涝设施——福寿沟仍在地势相对低洼的老城区发挥了重要作用。

   对于赣州古城福寿沟历经千年的排涝功效,近十年来引起了国内外媒体的纷纷报道。

    2011年7月11日,我也曾经接受过中央气象频道《风云纪录》报道组的采访。“ 福寿沟是赣州古城的地下血脉,沟通内外环境水流的平衡......”,我当时一番话,引起了摄制组的编导刘洪浩兴趣。他认为这番见解与众不同。

  曾祥裕: 赣州“福寿沟”折射官员的良心


我在采访中说道:水是城市的血脉,其温顺时就滋养一方人民,其狂暴时就形成水灾。赣州古城当初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也是不断地完善。城市下水道是城市中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一般在建设城市时,同时修建下水道,并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逐步完善。赣州市的下水道也经历了开创、形成和完善的过程。

曾祥裕: 赣州“福寿沟”折射官员的良心
曾祥裕: 赣州“福寿沟”折射官员的良心
曾祥裕: 赣州“福寿沟”折射官员的良心


赣州三面环水,是赣江的发源地,章江、贡水在这里合流而成赣江。据考证, 梁承圣元年(公元552年)确定在章贡二水间建设赣州城时,开始建设了简易的下水道。当时城区规模很小,东西临江,南部城墙“在秋华坊今古城巷”即今健康路章贡区总工会一带。城区面积约1.2平方公里,下水道的服务面积在这个范围之内。只有一个出水口,城内“东西南北诸水,俱从涌金门出口,注于江”。

唐末、五代初,宁都洛口人卢光稠入主虔州城,成为第一个本土出身的最高行政长官,开始了客家人真正自主管理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大量的客家人涌入城市。人口的剧烈膨胀,市场的频繁交易,加上卢光稠有意称王的政治企图,城市迎来了历史上最重大的一次扩张。这次扩张,将城市从一平方公里沿贡江向南扩展为三平方公里,街衢在原有阳街、阴街两街的基础上增加为六街,南面开护城河联通章贡两江,一大片与东面贡江相连的低洼河滩地进入了新城廓的范围,从此赣州城就成了水患之都。
   北宋熙宁年间(公元1068年-1077年)刘彝任虔州知军,主持规划建设了赣州城区的街道,并根据街道布局,地形特点,采取分区排水的原则,建成了福沟和寿沟两个排水干道系统,服务面积约2.7平方公里,有12个出水口,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排水干道网。从此,赣州城才消除水患。  

为什么会叫福寿沟?一个下水道为何取这样一个吉祥的名称。这是不少现代人纳闷的问题。打开福寿沟古地图,我们会清晰地看到在龟型的赣州古城图上,南北向一个清晰可见地一个古篆体“寿”字型结构下水道平布在其上,东西向也是一个古篆体“福”字型结构下水道平布在其上。这其中的原因主要是受古代城市风水学文化的影响,因主要线路走向形似古篆体“福寿”二字,故沟因形而命名。

排水要曲而有情,不要直来直去。这也是风水的一个观点,赣州古法风水建宗祠和九井十八厅,地下的排水沟就是设计成曲线排水,有三神排水法闻名天下。

为何说福寿沟是赣州古城的地下经络、血脉?

曾祥裕: 赣州“福寿沟”折射官员的良心
曾祥裕: 赣州“福寿沟”折射官员的良心


我学过中医,古代中医学一般把经络看作运行血气通道,维系体表之间、内脏之间以及体表与内脏之间的枢纽。新西兰大学学者托马斯提出了经络是人体内的一种新的网状管道结构的学说。穴位是指神经末稍密集或神经干线经过的地方。 人体有十二条经络,把周身720个穴位联成一个精致的网络。

同样,作为城市机体的排水工程福寿沟也是这座古城的的经络系统和地下血脉。它依山就势,错落有致地形成蜘蛛网状的血管,把古城内各处的雨水和污水统统收纳,通过十二条大动脉一一从十二个水窗有序排出。这种有序的网络还与古城内的几百个池塘和水井发挥联合作用,调节古城内环境气候。

记得采访结束后,编导和记者都一致认为,我把福寿沟视为城市机体的经络系统和地下血脉,以此阐述福寿沟的排水系统作用,别有新意,视角很新,让人听后耳目一新。

9月20日赣南杨公风水培训中心在赣州开办杨公古法风水学习班。联系电话:13766307454,QQ175613195,微信号zxyfs6146794。)   

曾祥裕: 赣州“福寿沟”折射官员的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