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省社保缴费基数上调 低收入者影响较明显


日前,有媒体统计,截至目前,全国包括北京、上海、四川、重庆等在内的18个省(市、自治区)已经公布了社保缴费基数调整情况。

一般情况下,社保缴费基数调整幅度为当地职工平均工资的60%300%。也就是说,当职工工资低于当地月平均工资60%时按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缴费;超过300%的按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0%缴费,至于超过部分则不记入缴费工资基数和计发养老金的基数。

事实上,大多数劳动者都能达到当地月平均工资的60%,他们只需要按照实际工资缴纳保险即可。而上调缴费基数上、下限,真正受到影响的是工资不及60%标准和超过300%标准的人群。对于高收入人群而言,最多就是依据上限基数缴费,但对低收入者来说,将会以比自己工资更高的基数缴纳社保,而到手的工资也就会相应减少。

有人认为,社保缴费基数上调对低收入者而言无疑是一种“灾难”,其实不尽然。从当下看这部分人群的实际收入减少,但从长远出发,就会发现当他们退休或不幸失业之后所获得待遇将会更多,即只有达到一定的缴费水平,才能获得更好的待遇水平。

据了解,社保体系主要目的是为了调节收入差距、维护社会和谐,因此大多数人的缴费基数差异不应过大。然而,也有专家建议,对于劳动密集型企业、经济效益不好的单位等员工工资水平低于社会平均工资60%的,应考虑到其在解决就业方面的贡献,可增强社保缴费政策的灵活性,使其更接近真实缴费能力,从而降低企业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