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的发展总会使得一些观念过时,但是我们知道一旦某一种观念深入人心就变得刻骨铭心,伟大思想之处就在这里,一些一时的观念生命力虽然短暂但改变却相当困难。经济快速发展的结果往往也是一堆观点的堆砌,杂乱无章又让人利用的游刃有余,只是矛盾和冲突也随之而来。当发展遭遇停滞之时,改革便成为人们的需要,确定一种新的观念变得弥足重要。
在新旧交替之际,旧有的不能遁去,新的又不能深入人心,畸形的观念或者荒谬的观念便大行其道。基尼系数如此之大的情形下,此时的稳定是建立在人们依旧相信还有机会在,只要有人获得成功便证明合理。而且中国本没有什么平等的观念,个人收入提升之际总会有暴发户的心态,隐约中尝试人上人的滋味,歧视不如自己的弱者。在收入数量和生活水平的链条上,存在长长的鄙视链,在没有对等观念左右之下,也造就了今天社会可以包容万物的度量。
当然,在缺乏正义的观念引导下,人们之间利益的矛盾和冲突便会爆发出来。在时下人们诉诸维护个人权益的时候存在各种截然不同的状态,一种来自状态不如从前的群体,他们真的非常无助和无奈,进行各种尝试,包括正常渠道和非正常渠道;另一种来自状态比之前大大改善的群体,经济收益的增强使得他们信心满满,维护权益的时候变得无所畏惧,希望与权贵阶层展开对话,自上而下的解决问题,这往往是非正常的渠道。
社会发展存在很多的缺位,在没有契约精神的社会,更不能奢谈平权与对等;在失去道德束缚和中立阶层的时代,阶层分明的社会便早就出“人人都是受害者”的气氛。每个人都在做自认为正确的事情,每个人都在被指责做些错误的事情,单就这一点来看,丛林法则便彰然若揭,文明成为自以为是的垃圾。互联网的推广,人们总会在各地包括国外找到与自己相似的人或事,或者更加糟糕的人或事,这成为合理的证明。但是信息的爆炸增长,会使得人们迷失选择的能力,我们不能将他人一时一地的一个小小的表现上升为价值观,这么做只是在说明我们缺乏为社会遵守不渝的正确的价值观。在此场景下,我们将别人的荒谬扩大到至上准则,上纲上线,结果使得社会沉沦。
权利失序和信息爆炸会造成观念的真空,社会经济的巨变促使人们必须确立一种可以看做永恒的观念,在这两者之间,人们会怎样提升一个社会的文明?政府正义来自承担的责任和价值观,社会契约建立在人们之间的平权和对等的基础上,当这两者并非观念的沉淀而是作为一种工具使然,那么,我们终归落入到原始的冲动之中,在此间的衣食温饱也变得粗鄙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