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或引导经济全球化:预测分析四大通信央企应该怎样做?
尚晓蒲/文
我个人分析认为:既然引导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产业链上下游就应该推到部门墙,协同互利,跨界融合,加速推进三网合一与网业分离。电信网与广电网要积极拥抱互联网,携手打造信息产业链命运共同体。比如:马云与马化腾可以成为中国联通最大的社会渠道代理商,三者不是竞争关系,而是整个信息产业链不同分工的事业合作伙伴关系。联通前端员工可以跨界改行到阿里巴巴公司从事电商工作,马云也可以到联通兼任高管,公私合营,混合经济,共同做大做优做强互联网+电信产业,为一带一路建设以及世界经济全球化做出新贡献。
预测分析四大通信运营商2017年发展趋势
尚晓蒲/文
三网合一与网业分离以及流量后向经营已经开始了!无论是联通的腾讯宝卡还是移动与京东联合推出定向流量卡,还有中国电信的翼支付合约,这些业务已经将电信网电视网与互联网悄悄的三网合一了。三网合一的最终必然会导致网业分离与流量后向经营:因为电信网与广电网的基因是中共社会主义公有制公共事业普遍服务;而互联网公司与社会渠道代理商的基因是资本主义私有化市场化自由竞争。
只有网业分离政企分开才是出路:让网络与渠道服务支撑回归马克思社会主义公有制计划经济的公共事业服务,把最后一公里增值业务全部交给腾讯与阿里巴巴以及社会渠道代理商去折腾;说白了就是后端走社会主义公益事业化道路,前端互联网公司与渠道代理商以及划小外包单元走美帝资本主义私有化市场化自由竞争道路。其实这就是公私合营的杂交混合经济奇葩基因变异。
预计在5G时代随着全网通手机的全面普及,三大运营商的手机信号会逐步实现跨运营商自由切换,异网漫游就是网业分离的初级阶段,全网通双卡槽手机会使开放渠道左右通吃。四大通信央企的流量后向与定向经营将会全面替代现在这种前向经营模式。
我个人分析认为:四合二或二合一以及网业分离三网合一不是开历史倒车,而是中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发展观,是经济全球化一带一路的必然选择,符合开放共享五大发展新理念以及共享经济与供给侧改革人工智能手机支付物联网时代新潮流。别说是中国要搞三网合一与网业分离以及流量后向收费,就是美国同样要搞网络中立与三网合一,又有谁会相信美国或在50年后从国家资本主义进入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人民日报》文章
“把困扰世界的问题简单归咎于经济全球化,既不符合事实,也无助于问题解决。”“要适应和引导好经济全球化,消解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让它更好惠及每个国家、每个民族。”
1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达沃斯出席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习主席的演讲为全球经济治理贡献中国方案,再次凸显了大国担当,引来举世瞩目。
在“逆全球化”思潮涌动的今天,对全球化进程的坚守与支持,是有担当的国家之必然选择。
中国如何引领、推进经济全球化?
1月18日,在《人民日报》发表《引导经济全球化我们能做什么?》一文。
引导经济全球化我们能做什么?
“把困扰世界的问题简单归咎于经济全球化,既不符合事实,也无助于问题解决。”“要适应和引导好经济全球化,消解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让它更好惠及每个国家、每个民族。”习近平主席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的精彩演讲,为全球经济治理贡献中国方案,再次凸显了大国担当,引来举世瞩目。
回首二战以来近80年世界经济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到,自然资源、金融资本、先进技术、专业人员等经济要素在世界范围频繁流动,使得世界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的增长。尤其是进入互联网时代之后,打破国别与区域、基于互联互通的全球化合作已经成为现代世界经济的基本格局。
然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逆全球化”思潮涌动。英国脱欧等一系列事件,让经济全球化进程面临严峻挑战。全球化的逆转对于某些发达国家来说,可以暂时保护其本土经济利益,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从更长远的角度看,全球化是全球经济健康、稳定、持续增长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也是改善人民生活、创造人类文明的有效途径。
对全球化进程的坚守与支持,是有担当的国家之必然选择。
习近平主席近年来的一系列重要讲话,明确地体现了中国推动和引领经济全球化、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立场和决心。“坚定不移引领经济全球化进程”“坚定不移提升亚太开放型经济水平”“坚定不移破解区域互联互通瓶颈”“坚定不移打造改革创新格局”,既是中国的主张,也是让经济全球化的正面效应更多释放出来、实现经济全球化进程再平衡的必由之路。
进一步推进经济全球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突破:
第一,坚定推动公平发展。在当前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中,有必要进一步地提高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尽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份额改革使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话语权得以提高,但是与这些国家的经济总量和人口规模相比,当前的份额还略显不足。
发展中国家要进一步地提升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就不能对发达国家的金融和经济政策亦步亦趋,需要进一步携手共进,建立多种全球多边机制,努力寻求自身发展。发达国家也应接受发展中国家的进一步发展,采纳合理的建议和方案,在全球经济事务中与发展中国家积极合作。
第二,延续和深化全球合作。坚持开放政策,巩固并扩大以自贸区为主体的全球化合作。在维护WTO“非歧视性原则”“公平贸易原则”和“透明度原则”的基础上,采用多种机制,推进不同国家、经济体之间的自由贸易区建设,形成大规模、多层次、有深度的全面合作,比如中印自贸区和中日韩自贸区等。
第三,为经济全球化提供智力保障。在发挥国家和政府功能的同时,充分发挥企业、社会组织和智库等多元化平台的作用,丰富沟通交流途径,实现多轨交流、立体发声,广泛听取建议,甄选出优秀的方案,保证经济全球化进程稳步推进。
第四,重视引导民众意识。在社会活动与多元新媒体平台中增加对经济全球化与民生相关问题的讨论,使全世界各国人民认识到全球化的价值与意义,让更多的人汇聚到共建全球化的事业中来。
尽管国际经济持续动荡,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是不可阻挡的。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经济全球化与全球治理中的分量和担当越来越重,这一点也不可阻挡。中国一定能够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提供新的思路,谱写新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