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六日(10):天车架
2017-10-3
在大红袍景区的一座石山,距地几十米的崖壁之上,石缝中有一排木结构建筑。据说这是古时候当地人为逃避兵患和匪患的隐居之地。石缝里面有巨大的山洞,可满足几十人居住和生活;石洞通往后山,有险峻的小路可通。天车架指的是安装在木质建筑上的木辘轳,用于从地面向石洞提升各种供给品。
据说这个崖居山洞最早被开发使用是在宋朝的时候,不过当时的建筑早就不在了。现在残存的建筑是天平天国时期留下的。天平天国期间,武夷山的某大户人家为了逃避太平军的追缴,避祸山中,在崖居山洞里住了几十天。据说得到风声的这家大户,事先修建了山洞设施,运来充足的粮草。太平军到来之前,就全家藏到洞里。这户人家的家长,有着非常的智慧。他带了一条鱼到洞里,精心喂养。在最困难的日子,全家人没吃没喝,也要让这条鱼活下来。太平军在山下包围了三十多天,既攻不上去,又不能将他们引出来。一日,这户人家的家长将鱼从山上扔下,丢到军营,那鱼还在活蹦乱跳。太平军感到这户人家还能喂养一条鱼,说明补给充分,估计围困不是办法,就撤离了。这个故事有些离奇,只能听听而已。
在武夷山区,山都不高,大多山体陡峭,山壁光滑,这可能使人们赋予其特殊的价值,产生特殊的用途。崖居山洞用于人住,用于逃避兵患和匪患,而九曲溪沿岸那些更高耸,更陡峭的山体,上面的山洞就被用来放置悬棺。这样的处置,可能有让灵魂更接近上天的考虑,也可能有逃避掘墓的骚扰以长期保存的考虑。
很多景区都通过营造神秘性来吸引游客,武夷山景区其实还可以更充分地营造、挖掘和发挥各种神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