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泗桥联想1
想起桥、说起桥,我都会想起故乡那些古老的桥,土的桥、石拱的桥、特别是县城至金沙江杨柳渡口的那座路程中途的小泗桥。
那桥,为什么叫小泗桥?想来是它太小了。只有不到
桥,不能是自然天成的桥,还是人工搭建的桥。都是用于沟通行走、勾通有无:文化、思想……的。在我们人类世界里,桥是越修越多,各种各样的桥、五彩缤纷的桥… 。
惟独故乡的小泗桥,在我的心中不只是一座供人行走、纳凉的小小的桥,而是我心灵永远的美丽景致。
小泗桥,肯定是人先修了桥,后才有了树的,再后来树桥才溶为一体的,才成为自然一体的,小泗桥,这人文的桥,参入了自然的生机,才显出小小的小泗桥的多种功能及秀丽、古扑、雄峻……
跨过绝壁景不同,穿越山水别天地,这就是桥的作用。我认为是自然定格了艺术,艺术又来拔高自然。
万水千山,上达碧落银河天,下跌苍海欲无尽,但,只要有桥,人都能到达。
天堑阻断天涯路,天涯海角欲无限。人只要有创作的心,只要灵巧的手在劳作,那都能建桥延长路,天涯海角那小小的地方就是伸向更遥远的桥墩支柱点。
于是,跨江跨海的大桥有了,跨洲过境的大桥有了,甚至有达月球,去小行星、火星的航空桥。
人类是否就没有达不到的地方了?有,那也是人为的。现今的世界,只有思想的那座桥,永远阻隔着心灵中早就该建起的那座桥。小至个人的交往,大到意识形态,就找不到交流融合的点。远古的茹毛饮血,贪欲吹开的战争之花,到从冷战,思想对立。那样的心灵之桥既便建立了,一念间,桥断人相望,灾难祸及平民。但他们却找得出很多的理由。于是,愚昧的人不但忙着撤了桥墩,并忙着砌垒封锁的墙,把相隔的距离拉得更远更远,把竖起的绝壁搞得更绝更绝。
不知怎么的,一下觉得建那样的桥,战争、祸及平民……都不是我这个平民百姓所能为,所敢为……的。一下又想到了故乡的那座小小的小泗桥。那座桥,其实,早也不复存在了。发现它不复存在,那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春节间回家探亲访友,我邀四弟同我去金沙江边游玩,其实,我是为去看小泗桥而去金沙江边的。走了一段路,我问:“小泗桥应该不远了吧?” 四弟指着凹下去的大沟说:“我们站着的地方,就是小泗桥。”我说:“那桥,桥头的树呢?还有那棵攀枝花呢?如今只剩在这深壑边二十来公分的小路了。”四弟说:“小泗桥是那个年代不在的,那时候不在的,连我也不知道。只影约记得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还是八十年代中,这个生产队的水不够用,要在砍了的攀枝花树篼旁边的地方挖水,我听说了,跑来看热闹,才发现小泗桥也不在了。树和桥都不是我家的,也没有分给我家,我怎么会关心它呢。”“挖出水来了吗?”四弟指着东面不远处一个积满雨水的小水塘说:“没有。费了很多劳力物力,一点水也没有挖出来。那就是。”我想:这种想当然的事,我们做的多了,结果大都如此。
小泗桥,它毁于何时,是毁于天灾,还是毁于人祸,是轿塌树亡,还是树倒桥垮,连故乡的四弟都不清楚,我就更不知道了。
这小泗桥,只是我们故乡一段普普通通百姓的桥,如今成了悬壑边的窄窄的一条土路。它曾经承载的作用,给过往人们的荫凉,有几个人还记得起呢?不但从这里曾走过的故乡名人李福星、张开儒也没有了丁点的映相,就住在这附近的乡亲们,谁会去注意它呢?这剩下的深壑边小路也垮塌了,如今会不会有好心的人搭一块木板为桥?!还是绕行?让这深壑悬崖更加宽加深下去?
小泗桥,你只存在于我的心中了。我想:世界上什么桥都能搭建成,这人心之桥总有一天会在无私的大爱下搭建起来的。我希望这一天早日到来。
入